手机版
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综合要闻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
执法效能
县镇新闻
新闻资讯
示范县镇
示范县
示范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党内法规制度
国家法律法规
法规释义
涉农政策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地方宣传片
公益广告
地方名歌
清风苑
廉洁榜样
以案警示
教育基地
清风视点
理论纵横
清风广角
中心介绍
中心介绍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示范县镇
>>
示范县
>>
查看详情
示范县镇
示范县
示范镇
举报方式
来信请寄: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81599818
邮箱:
qgxncw@126.com
更多...
头条新闻
2024“中国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启动
加快健全收益保障机制 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
刘国中在福建调研时强调 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因地制宜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短评·总书记的改革论|科学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强农兴川
更多...
热点资讯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
做优做大乡村特色产业,代表有话说
把乡村振兴蓝图和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两会经济热点大家谈】乡村全面振兴,一个都不能少
更多...
聚焦三农
国家最新扶持政策出台:农民收入即将翻倍?
三农学习谈:走好“两山”转化的文旅路径
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中药材种出致富新希望
甘肃礼县:养生态鸡 走致富路
唐仁健参加农业农村部人事司第一党小组专题组织生活会
示范县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
来源: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日期:
2021-06-30 12:53:30
点击:
2229
属于:
示范县
美丽纳西 宜居纳西 宜游纳西
纳溪是“中国酒城泸州”的核心城区之一,
在美丽的长江之南、永宁河畔,全域
1150
平方公里,人口
50
万。
近年来,纳溪区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坚持绿色发展、红色传承、特色兴区“三色发展”为主导;加快建设泸州国家高新区纳溪科技园、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大渡基地、纳溪经济开发区“三大园区”;做大做强节能环保高新、生态特色食品、文化旅游养生、现代商贸物流“四大产业”;统筹推进长江湿地新城、人文老城、特色小镇“三城联动”。农业现代化、特色化日益凸显,农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
2016
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
33.4
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823
元,获评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区)。
一、突出特色兴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将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工业、生态旅游等相结合,为新村建设提供发展平台和经济支撑。
一是产业基地规模化发展。
依托“茶杯子、竹筒子、菜篮子、米袋子、酒罐子、醋坛子、果盘子”的“七子”经济,积极推进
“中国酒镇·酒庄”、“智慧三江”、“中国特早茶城”、“泸州竹产业园”等
现代产业园区建设。
“中国酒镇·酒庄”
,赋予传统白酒产业以
全新业态。中国白酒
1
号庄园“龙洄酒庄”全面建成,成功举办“中国国际白酒酒庄联盟成立大会”、“世界金牌酒庄庄主论坛”、“全球酒庄酒首发仪式”。成功创建“中国白酒酒庄文化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龙洄庄园
1
号酒”被中国酒业协会评为最佳新产品。中国高端生态白酒酿造基地、中国酒庄群落第一发源地打造初具规模,
“中国酒镇·酒庄”美好
蓝图逐渐走向现实;“智慧三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机蔬菜种植、水果采摘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沿江生态旅游产业带和统筹城乡示范点。
纳溪区生态大米种植示范园区
纳溪区大棚蔬菜基地
中国“
001
”号白酒酒庄——龙洄酒庄
纳溪区:“中华老字号”护国陈醋
核心区面积
2300
亩,辐射区域面积约
10000
亩。成功创建国家
AA
级风景区,正在创建国家
AAAA
级景区;依托“全球同纬度茶叶采摘最早”优势,获评“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累计发展茶叶基地
27.5
万亩,实现茶叶综合产值
25
亿元。启动中国特早茶城建设,连续举办“中国·四川茶叶开采活动周”,“瀚源”茶连续
12
次通过国家有机认证,纳溪特早茶获评“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成功跻身“全国
100
个重点产茶县(区)”。
纳溪特早茶
依托良好生态优势,建成林竹基地
80
万亩(其中珍稀林木基地
5.7
万亩);成立“西部竹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全国唯一以竹为主题的园区——泸州竹产业园加快建设,“楠竹—家私—食用菌—家禽养殖—楠竹”循环产业链条获得上级充分肯定,荣获“中国特色竹乡”、“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建成花田酒地、云溪温泉等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4
个,数量居全市之首,大旺竹海获评“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中国酒镇·酒庄—凤凰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创建有序推进,
成功创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县(区)”、“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名区”。
中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纳溪大旺竹海
国家
AAAA
级风景区——凤凰湖湿地公园
国家
AAAA
级风景区——花田酒地
国家
AAAA
级景区——云溪温泉
纳溪“护国战争”纪念馆
二是农业品牌提升明显。
有“纳溪特早茶”、“护国柚”、“天仙硐枇杷”、“乐道子鸡蛋和林下鸡”
5
个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认证,有绿色食品
9
个,无公害产品
22
个,有机食品
66
个,“三品一标”快速发展。
荣获“
2017
年度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称号,成功创建全省第一个“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跻身全省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创建县(区),林下鸡养殖、茶叶栽培与茶庄经营
2
个国家级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作为第八批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考核。瀚源茶叶基地获评
“
全国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
,瀚源有机茶被认定为国家
“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
。
国家
AAAA
级景区——天仙硐
国家
AAAA
级景区——天仙硐
三是“两个带动”作用增强。
全区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7
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
15.2
亿元,带动农户
22.4
万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88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专合社
2
家(民亿蚕桑、杉树湾)。
二、科学规划建新村,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呈现新气象
按照“全域产业化、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的要求规划建设新村。
一是突出规划先行。
根据川南民居风貌、产业发展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统一编制纳溪区《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注重新村规划与成渝经济区发展、泸州长江湿地新城建设、集镇开发等规划紧密衔接,着力构建“中心城区
+
小城镇
+
新农村综合体
+
新村聚居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区规划建设特色新村
184
个、安置
9200
户约
3.2
万人。
二是全力打造样板。
按照“一镇一品、多镇一品、多品一带”思路,突出“产城景一体、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文教医配套”,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大渡口镇以“中国酒镇·酒庄”为龙头,推进三产联动,彰显示范效应,成功列入“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重点镇”;护国镇依托特早茶、护国柚等产业优势和护国岩等文化特色,着力打造“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生态绿色小城市,也成功列入“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重点镇”,正积极争创“全国重点镇”;白节“温泉休闲镇”打造初具规模,被评为“川南十大名镇”;天仙镇以“产城村一体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创建“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此外,上马“中国麒麟水镇”、丰乐龙车“中国香海桂花公园”、合面“天人共育·教育名镇”等建设初具形象……一个个增长极点燃了城乡统筹的新引擎,一个个镇域经济板块正加速隆起。
三是推进生态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绿色生态,推进清洁生产,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力实施造林增绿工程,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成果;泸州大旺国际竹种园基本建成,瀚源有机茶基地获评“四川省第二大金牌有机茶基地”;清溪河小流域成功创建全省第一“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坚持用抓安全的理念抓环保,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依托“中国酒镇·酒庄”项目建设,按照“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三产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径,实现“高粱种植—酿酒—酒糟—养殖—沼气—肥料—再到高粱种植”循环发展。
三、完善配套夯基础,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取得新成效
注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配套完善,提升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巩固粮食安全,确保耕地保有量
59.9
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48.7
万亩。累计改造低产林
26
万亩,土地整理
32
万亩。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安全饮水、小农水等工程项目,目前,全区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
3153
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1
万亩,有效灌面达
19.8
万亩。位于长江一级支流永宁河左岸洞沟河的黄桷坝水库,总库容
3105
万立方米,目前已建成投用。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
二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
积极促进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书屋全覆盖,完善卫生室、文化站、村民活动中心、户外健身场等配套设施,建成“
1+6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35
个,大渡口镇平桥村、天仙镇银罗村等一批产业强劲、生态良好、功能配套、民风淳朴的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各地考察学习热点。普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在农村配备生产生活垃圾收集箱,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模式,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率达
93%
。文化建设如火如荼,传统特色和文化风情进一步突出,本地民俗特色文化进一步挖掘。李谷一演唱的《那溪那山》着力宣传纳溪山川秀美生态文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溪“搬打狮子”、“川南民歌”定期演出,乡村特色活动“茶叶开采活动周”、“天仙枇杷节”、“乡村旅游节”等定期举行,打造了生态文化新村,不断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纳溪区乐道古镇
纳溪区大渡口镇湿地新城
纳溪区大渡口镇平桥新村
纳溪区丰乐镇马村新村
纳溪区乐道古镇
纳溪区天仙镇牟观新村
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新村
纳溪区新乐镇长安新村
纳溪区龙车镇塘口新村
三是健全农村社会管理。
牢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实施“千乡万村好书记选育计划”,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全面推进依法治村工作,农村依法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和村务公开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用好村规民约、院坝公约,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四、健全机制强保障,农业农村发展迸发新活力
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常抓不懈,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依托,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增收致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幸福美丽乡村。
一是以规划为纲,突出纳溪特色。
新村规划和产业规划同步,突出生态和旅游,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使美丽乡村建设连片推进。
二是以资金为重,破解发展瓶颈。
注重项目整合、包装和储备,主动加强对上沟通协调,用好用足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小农水、通村路网建设等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不断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全区支农预算每年保持
15%
的增长率。此外,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抢抓我区作为全省
9
个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县区的机遇,强化农村金融信贷支持,建立区镇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三是以农民为本,激活发展活力。
在乡村建设中坚持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发动农民参与,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农业农村发展成果。同时,依法打击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坚决维护农民群众的权益。
美丽乡村建设给农村的发展带来机遇,农民群众亲身享受到了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幸福和产业发展带来的增收成效。这里,美丽乡村建设还在推进,产业结构还在不断优化,农民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巨变,一幅产村相融、文明和谐、乡村文化浓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画卷正在展开。
上一:
河北省围场县
下一:
江苏省滨海县
农业机构
农业院校
新闻媒体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机关服务局
农业部
农村农业部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检察日报
法制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新闻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新华网
人民网
每日财经
电子商务论坛
雅虎新闻
今日头条新闻
中国制造网
南方都市报
中国新闻门户
天涯论坛
网易新闻
腾讯
好搜
百度搜索
凤凰网
中国财经新闻网
CCTV
搜狐
新浪
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示范县镇
|
聚焦三农
|
法律法规
|
理论视野
|
视频中心
|
清风苑
|
中心介绍
电话:
010--81599818
邮件:
qgxncw@163.com
网址:
http://www.qgxnc.com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
版权所有 2022-2027
京ICP备13010650号-1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