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地处江苏省东部沿海,因海得名,因河成陆,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正在加速崛起的人口和面积大县,总人口120.05万人,面积1949平方公里,辖14个镇(区)、296个村(居、社区)。滨海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处于盐城、连云港、淮安三市次区域中心位置;滨海是革命老区,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滨海战斗生活过,是“五卅”运动顾正红烈士的故乡;滨海生态环境良好,是全国著名的林业生产大县、绿化模范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滨海水资源非常丰富,中山河横贯东西,通榆河贯穿南北;滨海民风淳朴,明礼诚信,开放包容,有着中国书法之乡、中华楹联之乡、中国诗词之乡称号。
今年我县将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宜居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按照全县“规划一盘棋、建设一张图、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完善全县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根据城关镇、工业主导镇、农业主导镇功能定位,编制完善镇区统筹发展、集镇建设、产业等规划;科学合理确定新农村居住点布局,积极打造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和富有地方特色、乡情浓郁的新型农民社区。
加快镇村建设步伐。组织实施集镇建设“五个一”工程,探索建立农民集中居住推进机制和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积极有序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突出抓好试点示范引领,加快八滩、五汛2个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建设;全面完成第二批5个省级试点社区建设任务,加快推进第三批省级试点社区建设;每镇选择1个村试点建设新社区,年内完成规划编制和主干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镇村建设秩序和用地秩序管理,严格规范规划建设审批,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查违建行为,严禁小产权房开发。
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年内完成东坎水厂扩建主体工程,新建八滩水厂、蔡桥水厂;铺设一级管网70公里、二级管网200公里,更新改造部分村到户三级管网;实施第二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3.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路桥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20公里,新建小农桥130座,改造危桥20座,进一步扩大村通公交覆盖范围。
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组织实施G15、G204、G228、S327等主干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沿线整体形象;整村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一批星级康居示范村庄,加快建立村庄环境长效保洁机制。大力实施美丽城镇、生态园区、景观通道、农村绿化、绿色村庄五大类55项绿色滨海建设工程,年内新增城镇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绿色通道260公里,新造成片林1.2万亩,完善提高农田林网1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稳步提高低收入农户保障标准,把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加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建成残疾人托养中心;增加农村孤儿、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社会福利。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建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组织实施农村敬老院提档升级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近年来,滨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滨海县旅游、文化和规划等部门加快编制《滨海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紧紧抓住“生态”这一主题特色,充分挖掘县内人文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旅游,将滨海打造成为一个高端旅游示范区。
一是借助黄河故道的地理位置优势,建设了黄河故道生态大观园。大观园依托黄河故道自然风光,挖掘黄河故道文化底蕴,开发百果栽培园、垂钓中心、采摘园、苗木花卉观赏园等,是集观赏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主题生态园,现已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重要的引人瞩目的旅游观光点。
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新安乡村旅游点建设。目前已建设居民居住点,一排排“洋气”的房子盖得整整齐齐,门前道路平整、绿化优美,每家每户还有一个小院子,既可以用来停放汽车,又可以种植花木、蔬菜,小区内休闲广场、木栈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正在配备,力争近年建设完善,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
三是建设士福文化产业园。围绕我县书法名县品牌,发展了滨海士福文化产业园,产业园位于滨海繁华地段,县城大花园东侧,占地面积56亩,现有建筑2000多平米。园区内古木参天,花草繁茂,竹舞笛韵,松拨风弦。现建成的美术馆面积2000多平米,书画艺术馆20多间,茶楼一座,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一所,及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溜冰场等文化娱乐项目,并建立了字画装裱、古玩字画、文房四宝及保健品的展示与销售,以后将会成为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文化交流基地。
四是建设古黄河生态农业园。投资3000万元建设古黄河生态园。占地480亩,内设大棚种植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精品果园区、生态养殖区、野外拓展区、森林氧吧等功能区域,目前园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已开工建设,计划在未来3-5年内将农业园打造成为农业观光、蔬果采摘、生态休闲的度假胜地。
五是建设民俗文化街。仿照明清建筑,在八滩镇建设民俗文化街,以前店后坊的形式打造传统文化街区和创意商业,再现苏北名镇的历史民俗风情,包括民俗产品交易展示、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特色酒吧、茶吧等业态,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新的旅游点,丰富游客购物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