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综合要闻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
执法效能
县镇新闻
新闻资讯
示范县镇
示范县
示范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党内法规制度
国家法律法规
法规释义
涉农政策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地方宣传片
公益广告
地方名歌
清风苑
廉洁榜样
以案警示
教育基地
清风视点
理论纵横
清风广角
中心介绍
中心介绍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热点关注
>>
查看详情
热点资讯
综合要闻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
执法效能
县镇新闻
新闻资讯
举报方式
来信请寄: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81599818
邮箱:
qgxncw@126.com
更多...
头条新闻
2024“中国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启动
加快健全收益保障机制 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
刘国中在福建调研时强调 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因地制宜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短评·总书记的改革论|科学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强农兴川
更多...
热点资讯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
做优做大乡村特色产业,代表有话说
把乡村振兴蓝图和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两会经济热点大家谈】乡村全面振兴,一个都不能少
更多...
聚焦三农
国家最新扶持政策出台:农民收入即将翻倍?
三农学习谈:走好“两山”转化的文旅路径
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中药材种出致富新希望
甘肃礼县:养生态鸡 走致富路
唐仁健参加农业农村部人事司第一党小组专题组织生活会
热点关注
呵护绿水青山 壮大生态产业
来源: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日期:
2022-09-20 09:09:09
点击:
530
属于:
热点关注
呵护绿水青山 壮大生态产业
甘肃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等沙漠汇合南移的阻挡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鲜明提出,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甘肃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贡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推动实施。”甘肃省委书记尹弘表示,如今的甘肃,一幅山川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也极大提高。
近年来,陇原大地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生态破坏点位有效修复、绿色发展支撑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的良好态势。2021年,全省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0.2%,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5.9%。今年上半年,甘肃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7%。
擦亮“一柄如意”
甘肃自然风光优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如一柄玉如意。为让这柄如意更加光彩夺目,甘肃全省上下树牢“绿色决定生死”的意识,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统筹推进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修复。
初秋时节,走进张掖市甘州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远望祁连山顶雪,近观万亩生态林。公园内,万亩常青苗木储备林基地已完成8000多亩,各类苗木郁郁葱葱;胡杨林区内的树木与花卉、栈道、生态水系浑然一体;当年戈壁滩上采砂形成的大坑经过防渗处理后引黑河水形成的湖面波光粼粼。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乱石滩。
“整个公园6万亩林地,没有新增用水指标,全部来自农业节水。”甘州区黑河林场场长蒲兴元介绍,再过几年,公园内的苗木基地和经济林还将发挥经济效益,“前年,这片林子参与了甘肃省首笔林业碳汇交易,鼓舞了我们绿化造林的信心”。
近年来,甘肃省盯住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突出重点地区和关键部位,以实施生态工程、加强系统治理为抓手,推动全省生态环境实现整体好转。
在黄河流域,甘肃启动实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节水治水等重点生态项目,扎实推进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谋划启动黄河干流生态廊道建设,使流域生态功能出现积极变化。在长江流域,甘肃持续加强“两江一水”综合治理,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增强。在内陆河流域,甘肃坚决整治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全面完成保护区内矿业权、水电站、旅游设施项目分类整改,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从2012年到2021年,甘肃省累计完成植树造林4321.21万亩,草原种草改良6517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015万亩。白雪皑皑的祁连山正在恢复昔日的宁静、和谐与美丽,像一扇窗口展示着甘肃生态建设的最美底色。
厚植“一方产业”
近日,在武威市古浪县30万千瓦立体光伏治沙产业示范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安装光伏板支架和组件。不远处,装好的光伏板下长着梭梭、柠条、骆驼刺等沙生植物。甘肃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党钢飞说,该项目占地1.3万亩,光伏板下面铺了土壤,可以种植防沙植物、养殖禽类,未来能让沙漠荒滩变成生态产业发展的绿洲。
今年3月份,由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创新提出、武威市政府主导实施的“沙漠能源生态圈”项目开始试点。项目利用沙漠资源,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乡村振兴、工业旅游”的“光伏+”绿色生态产业模式,进一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今年上半年,武威市新能源累计发电22.11亿千瓦时,占全市总发电量的54.46%。
近年来,甘肃以“两山论”方略厚植“一方产业”,致力于打通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特别是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甘肃正在从“风光大省”向“风光强省”转变。到今年6月底,全省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3200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量的比重达到49.6%,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说,在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同时,甘肃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新能源等生态产业,使生态财富加速转化为经济财富。
随着重点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逐步壮大,2021年年底,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51%、47.8%、43.2%;全省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10%。
抓好“一件大事”
作为全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甘肃省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14%,超过50%的国土面积位于自然灾害高发易发区。为此,甘肃省启动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这件大事”。
在山丹县清泉镇永宁新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闫芳一家过上了新生活。“以前在家种地,农闲时节到处找零活干,收入不稳定。现如今在家门口的产业园区就可以务工,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闫芳回忆说,以前住在祁连山下的霍城镇泉头村,海拔2400多米,气候高寒,基础设施条件差,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不方便。在永宁新村,学校、医院、市场、商业网点以及社区服务一应俱全。
据了解,在永宁新村安置点周边,地方政府统筹布局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了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农业农村发展示范产业园,为搬进来的群众创造就近就业务工条件。
今年以来,甘肃各地立足实际,尊重群众意愿,在政策落实、选址规划、群众发动、设施配套、产业帮扶等方面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模式。张掖市按照“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农民群众集中安置、公共服务集中配置、特色产业集中布局”的模式,将5年规划期内的集中安置点统一开工建设;平凉市围绕搬迁群众“留得住、能致富”,创新“一区一间一库一厂一园一地”的“六个一”增收渠道,因人施策落实就业帮扶措施;民乐县着眼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将受灾群众分类分批安置到“两城三镇”,正在加快形成“小县大城”的发展格局。
任振鹤表示,在去年完成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50户3495人入住兰州新区的基础上,今年制定《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施方案》,计划5年搬迁26.43万户103.95万人,今年将完成4万户15.85万人的搬迁,让群众搬进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开启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梁木)
上一文章:
习近平: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复兴文库》序言
下一文章:
习言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农业机构
农业院校
新闻媒体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机关服务局
农业部
农村农业部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检察日报
法制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新闻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新华网
人民网
每日财经
电子商务论坛
雅虎新闻
今日头条新闻
中国制造网
南方都市报
中国新闻门户
天涯论坛
网易新闻
腾讯
好搜
百度搜索
凤凰网
中国财经新闻网
CCTV
搜狐
新浪
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示范县镇
|
聚焦三农
|
法律法规
|
理论视野
|
视频中心
|
清风苑
|
中心介绍
电话:
010--81599818
邮件:
qgxncw@163.com
网址:
http://www.qgxnc.com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
版权所有 2022-2027
京ICP备13010650号-1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