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综合要闻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
执法效能
县镇新闻
新闻资讯
示范县镇
示范县
示范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党内法规制度
国家法律法规
法规释义
涉农政策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地方宣传片
公益广告
地方名歌
清风苑
廉洁榜样
以案警示
教育基地
清风视点
理论纵横
清风广角
中心介绍
中心介绍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示范县镇
>>
示范县
>>
查看详情
示范县镇
示范县
示范镇
举报方式
来信请寄: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81599818
邮箱:
qgxncw@126.com
更多...
头条新闻
2024“中国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启动
加快健全收益保障机制 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
刘国中在福建调研时强调 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因地制宜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短评·总书记的改革论|科学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强农兴川
更多...
热点资讯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
做优做大乡村特色产业,代表有话说
把乡村振兴蓝图和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两会经济热点大家谈】乡村全面振兴,一个都不能少
更多...
聚焦三农
国家最新扶持政策出台:农民收入即将翻倍?
三农学习谈:走好“两山”转化的文旅路径
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中药材种出致富新希望
甘肃礼县:养生态鸡 走致富路
唐仁健参加农业农村部人事司第一党小组专题组织生活会
示范县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来源: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日期:
2022-11-02 10:24:22
点击:
6509
属于:
示范县
“ 红色引擎”引领乡村振兴
位于东海之滨的鄞州,是计划单列市宁波市的
行政、文化、金融、商务、会展、航运服务
中心,浙江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区、旅游发展十佳县、
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博物馆之乡。它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北仑港,南临象山港,西与绍兴、杭州相邻,北与上海隔海相望。
全
区行政面积
817.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0.5万,下辖15个街道,10个镇。2018年入围中国百强县第24名
。鄞州自
秦朝置郡,至今已
2000余年历史,人文荟萃,名胜遍布
,是著名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生物学家童第周、大提琴家马友友,这些都是鄞州杰出代表人物。
一、鄞州区旅游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
1个、4A级旅游景区宁波博物馆、天宫庄园、宁波科探中心、雅戈尔动物园等6个、3A级旅游景区5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天童寺、阿育王寺等5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9处、市级以上非遗9个、省市级专项休闲品牌基地33家、国有和民营博物馆23家。全区有五星标准豪华酒店如柏悦、香格里拉、南苑环球等21家,旅行社129家。2020年,全区接待游客2685.36万人次,同比增长13.81%,实现旅游总收入294.5亿元,同比增长14.7%。2019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项目总投资185.9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8.13亿元,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
二、鄞州区乡村旅游基本情况
鄞州半城半乡,有
“太湖气魄,西子风韵”的东钱湖居中,兼具
江、河、湖、海、山、寺、村、溪、城、博十大
特色,中部有天台山脉余脉及大梅山、堇山山脉巍峨十里,南部有平原广阔,农田万顷,田园风光旖旎,东部海岸线长达
22公里,名人、非遗、民俗等资源特色明显。
依托我区乡村依山傍海邻湖的特色和宁波市区近郊的区位优势,确立
“全域旅游化、旅游特色化”的发展方向,
形成
“城乡相映、湖城联动、一体发展、山海相和、全域共荣”的空间布局
。
全区有中国传统村落
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1个。自2017年起积极响应浙江省“万村景区化”工作,创建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农旅融合新农村样板湾底村等3A级景区村庄8个。全区有非遗项目50余项,横溪的朱金漆木雕、咸祥的沙船、瞻岐的元宵抬阁、东吴的天童庙会、金银彩绣、云龙赛龙舟等都是极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资源,建设了民营博物馆、艺术馆20多个,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鄞州有古道50余条,
2020年我区整合
城市健
身绿
道、登山步道、骑行道、山间绿道
资源,推出
526公里的鄞州千里云道,串联城乡资源
。
三、鄞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做法
(一)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
鄞州积极做好农文旅要素衔接,用
“全域旅游”规划理念引导,
统筹全域、凸显特色,以全区东部新城
-南部新城-东钱湖新城为都市核心圈、以环东钱湖绿色游憩带、塘溪、横溪等大梅山区域为乡村依托、以瞻岐、咸祥等滨海镇为海洋旅游基础,以天童、阿育王寺为禅修体验品牌,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扎实推进全域旅游。
一是打造一批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区委区政府提出
“全域乡村治理”模式,乡村旅游实现点状块状的全域景区化发展趋势。2017年横溪镇通过市级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2018年东吴镇进入市级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二是打造一批乡村风情特色小镇。以旅游风情小镇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全域化旅游发展,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层次有序、差异发展的乡村产业布局,横溪农旅小镇、塘溪人文旅游小镇、东吴生态禅意小镇、咸祥文艺海湾小镇、五乡电车小镇等旅游风情小镇的开发。
(二)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优化乡村环境的重要抓手
全区
以
省委省政府
“万村景区化”工作为抓手,
以
“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通过
“五水共治”“拆违治乱”、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镇村建设等工作,大大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一是乡村环境更宜居。2019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美丽宜居村3个,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风景线1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8镇通过验收,162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空气优良率提升到87%。二是乡村环境更美丽。
2018年以来,全区共创建景区村庄44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8个,景区化村庄补助金额超1000万元。A级景区村庄成为周末游客自驾游的首选。三是乡村配套更齐全。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除全区综合性旅游服务中心外,我区已建成东吴镇、横溪镇、咸祥镇三个镇域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并完善镇、乡村、景点、基地等四位一体的旅游咨询点
50余个;全区新建改建厕所600多个,新增A级以上旅游厕所64个。
新增乡村旅游指示系统
30余套,打造出一批城镇都市型新村、田园宜居型靓村、生态文化型美村。
(三)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带动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在乡村振兴中鼓励利益共享,鼓励村民发展民宿和配套产业,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带动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是产业融合,打造
“乡村旅游+”。充分利用乡村农事体验、乡村观光、农家休闲、乡村度假类产品,逐步发展农旅结合、工旅结合、文创结合的多元化产业
带动横溪、东吴、咸祥等多个镇、村增收致富。全区
有平原乡村农旅结合典范的国家
4A级旅游区天宫庄园休闲旅游区;有区位优势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政府保障有力的国家3A级景区横溪风景旅游区;有工业产业、文创产业结合的模板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引发雪菜工业园、徐艺佛像雕塑厂等3家;有健身古道与旅游结合的市级十大古道亭溪岭、松石岭等徒步休闲基地3家;有省级中医药养生休闲旅游基地易中禾仙草园1家;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3家;省级果蔬采摘基地2家。业态丰富、经济带动效果好。
二是鼓励新业态,促进村民共享。民宿产业发展较快。目前,全区共有乡村民宿
19家,房间298间,床位581个,并引入了大乐之野、慈舍、心宿、花间堂等民宿品牌,同时鼓励村民利用自有房屋开办民宿。我区芫舍、拓野山居,分别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银宿,逐野民宿成功创建为市级五叶客栈。此外,还有一批乡村古风特色鲜明的俞山村、金山村、道成岙村、吴徐古村、东山村等均引入外来民间资本,村民投资民宿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区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乡村休闲、乡村生活转型发展。
三是筑巢引凤,推进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积极探索田园综合体项目,推进农旅综合体建设,着力协调和支持金银彩绣艺术馆、石家村文旅项目、天童禅意小镇、横溪农旅小镇、塘溪人文小镇、咸祥蓝海旅游小镇等项目的建设,每年引进旅游项目投资额
20亿元,实际完成旅游投资20亿元。
(四)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提升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不仅仅是游客量的变化和乡村的变化,更是精神文明软实力的提升。
2019年,结合我区乡村丰富的民俗活动和节庆体验,在举办了十余年的“欢乐城乡游”基础上,推出了全新的鄞州“季”节活动,将节庆延伸到各个乡镇、各个季节,让游客时时刻刻能感受鄞州乡村的魅力。同时,在省文旅厅“百县千碗”工作基础上推出的“诗画浙江、鄞州十碗”、“鲜活鄞州、镇镇十碗”的鄞州特色菜系、宴席、食材、地方名小吃和拳头菜肴,构建了“舌尖上的鄞州”,大大提升了鄞州的市场知名度。文明旅游宣传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乡镇常态,全区拥有文化志愿者团队300多支,4000多人,为乡村提供文艺汇演、艺术培训、公益服务等多项内容,丰富了乡村生活。横溪镇的热心村民自发组成古道保护协会,无偿为古道修复和宣传贡献力量。外地打工的村民也逐渐回到家乡,政府
为乡村旅游提供宣传、政策、人才三大平台支持,
现在的村民更加懂得环境绿化、洁化、美化的道理,更是从游客的交流和沟通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掌握了互联网的宣传技能,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乡村旅游带来了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上一:
河北省涉县
下一: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农业机构
农业院校
新闻媒体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机关服务局
农业部
农村农业部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检察日报
法制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新闻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新华网
人民网
每日财经
电子商务论坛
雅虎新闻
今日头条新闻
中国制造网
南方都市报
中国新闻门户
天涯论坛
网易新闻
腾讯
好搜
百度搜索
凤凰网
中国财经新闻网
CCTV
搜狐
新浪
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示范县镇
|
聚焦三农
|
法律法规
|
理论视野
|
视频中心
|
清风苑
|
中心介绍
电话:
010--81599818
邮件:
qgxncw@163.com
网址:
http://www.qgxnc.com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
版权所有 2022-2027
京ICP备13010650号-1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