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综合要闻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
执法效能
县镇新闻
新闻资讯
示范县镇
示范县
示范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党内法规制度
国家法律法规
法规释义
涉农政策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地方宣传片
公益广告
地方名歌
清风苑
廉洁榜样
以案警示
教育基地
清风视点
理论纵横
清风广角
中心介绍
中心介绍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示范县镇
>>
示范县
>>
查看详情
示范县镇
示范县
示范镇
举报方式
来信请寄: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81599818
邮箱:
qgxncw@126.com
更多...
头条新闻
2024“中国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启动
加快健全收益保障机制 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
刘国中在福建调研时强调 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因地制宜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短评·总书记的改革论|科学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强农兴川
更多...
热点资讯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
做优做大乡村特色产业,代表有话说
把乡村振兴蓝图和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两会经济热点大家谈】乡村全面振兴,一个都不能少
更多...
聚焦三农
国家最新扶持政策出台:农民收入即将翻倍?
三农学习谈:走好“两山”转化的文旅路径
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中药材种出致富新希望
甘肃礼县:养生态鸡 走致富路
唐仁健参加农业农村部人事司第一党小组专题组织生活会
示范县
陕西省镇巴县
来源: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日期:
2023-12-22 10:50:58
点击:
1546
属于:
示范县
点绿成金、秀色可餐
“中国绿水青山生态宜居示范县”---镇巴县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市东南隅,地处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段,是陕西省
“南大门”。东与安康市紫阳、汉阴两县接界,西北与本市西乡县毗连。县域面积3437平方公里,辖19镇1个街道181个村(社区),总人口28万,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镇巴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扎实践行“两山”理念,锚定“生态经济示范县”战略定位,把“生态立县”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战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
绘就天蓝、山青、水绿、金多、人美的生态宜居
“五彩”画卷,
被命名为全国第六批、陕西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点绿成金看镇巴”绿色发展实践被省委书记赵一德批示肯定。
一、生态制度优先,
夯实
发展基础
一是组织保障机制。
全面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了高规格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第一组长和组长,各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统筹、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大格局。
二是规划引领机制。
为推进全县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加快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引导公众绿色生活,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先后
制定出台《镇巴县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
《镇巴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2017-2025)》《镇巴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2-2030年)》。
三是
考核监督机制。
优化调整镇(街道)、县级部门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内容、分值设置,镇(街道)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达
23%。全面对接省市考核,将生态环境保护、巴山生态保护等指标作为负面清单考核指标,年终考核时在目标任务考核分值中直接扣减。
二、强化三项举措,筑牢生态屏障
一是打好保卫战,让天更蓝。
出台
《镇巴县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等文件,在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的基础上,从
“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个关键环节入手,全面开展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冬防期1+6百日攻坚行动、铁腕治霾“春雷”行动、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等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2020至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达到360天、359天、364天,PM
2.5
、
PM
10
年均
20μg/m
3
、
29μg/m
3
,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省市前列,被称为
“天然氧吧”。
在
“2023年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环境与健康大会暨第二十五届陵川金秋红叶嘉年华”会上,镇巴县获得“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荣誉称号。
二是绿化与保护并重,让山更青。
坚持
“城镇森林化、村庄园林化、三边景观化、门户亮丽化”,通过全县动员、全民参与,组织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长防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严格实行采伐限额管理,加大查处非法采伐力度,通过天然木竹林禁(限)伐、封山护笋育竹、木竹抚育、木竹人工栽植培育等系列保护措施,全面加强巴山木竹林植物种群保护,稳步提高竹林蓄积、林分质量、竹林覆盖率。全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70.6%,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86.22。
三是推进水污染防治,让水更绿。
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
,成立镇巴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开展专项行动,水质优良比例稳定达到
100%;
加强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
,投入
1亿元,实施县城污水厂提标改造、泾洋河湿地保护小区环境整治等水环境治理项目,建成污水处理站5处,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8.5%。
对全县重点涉水行业企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镇(街道)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排污沟以及集中生活区进行常态化排查。开展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专项执法,严格执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加强城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监管,使用密闭式垃圾收运车,进行无害化填埋,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扎实开展
“厕所革命”,
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84.6%。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
开展
“清四乱”“河道问题综合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做到“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镇巴县出境水质始终稳定在Ⅱ类以上标准。
三、推动
“三金”转化,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思路,印发《镇巴县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实施方案》,依托良好的生态禀赋逐步将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成为规模大、链条长、效益高的
“4+X
”
生态
产业体系。
一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变废为金。
积极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秸秆
“三贮一化”(青贮、黄贮、微贮、氨化)技术和秸秆养殖技术,综合利用率达90%。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85%;推广地膜使用新技术、地膜残留回收方法,农膜回收利用率达95.6%。
二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点绿成金。
充分
发挥富硒、有机、绿色、生态等特色优势,聚焦绿色食药首位产业,通过做优茶产业、做大中药材产业、做强畜牧业、做精魔芋产业,先后培育镇巴毛尖、腊肉、天麻等
8 个地标产品知名品牌。
2022年,茶叶、中药材、畜牧、魔芋产值分别达到9.1亿元、
4.5亿元、14.8亿元、6.6亿元,带动9.5
万人就地就近就业,户均增收
2500元以上。
三是加速发展旅游康养,生态溢金。
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秀地方特色文化,制定《镇巴县旅游总体规划(
2023-2035年)》《“医养在汉中”镇巴县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0-2030年)》,统筹推进渔渡4A级景区创建、草坝及楮溪源3A景区提升、黎坝旅居小镇、青水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重点旅游项目,探索开发健康旅游、中高端医养、中医药康养、健康运动、健康食品五大产品,强力推动农文旅养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巴山区域大健康产业集中区。2022年,接待游客111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亿元。
四、实施三项行动,建设宜居乡村
一是绿色消费推广行动。
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绿色建材,
政府采购中选择节能节水和环保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比例为
100%。
二是绿色生活倡导行动。
充分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活动,通过
“线上线下”双联动,积极倡导绿色生活,公众对绿色生态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是美丽家园建设行动。
借鉴浙江
“千万工程”经验,以“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为载体,
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坚持
“生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积极培育“生态+”新业态,推动田园变公园、茶园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持续将“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实施“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
以
10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为引领,带动全县其他168个村(社区)全面提升,培育
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优良家风,
一批干净整洁、充满生机活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
“乡愁”的村庄不断涌现。
下一步,镇巴县将继续树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以生态立县谋“永续长存”之制,始终视生态为“财”行“共进双赢”之法,始终以大自然为“友”走“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动生态经济示范县高质量发展。
上一:
没有了
下一: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
农业机构
农业院校
新闻媒体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机关服务局
农业部
农村农业部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检察日报
法制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新闻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新华网
人民网
每日财经
电子商务论坛
雅虎新闻
今日头条新闻
中国制造网
南方都市报
中国新闻门户
天涯论坛
网易新闻
腾讯
好搜
百度搜索
凤凰网
中国财经新闻网
CCTV
搜狐
新浪
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示范县镇
|
聚焦三农
|
法律法规
|
理论视野
|
视频中心
|
清风苑
|
中心介绍
电话:
010--81599818
邮件:
qgxncw@163.com
网址:
http://www.qgxnc.com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
版权所有 2022-2027
京ICP备13010650号-1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