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综合要闻
热点关注
专题报道
执法效能
县镇新闻
新闻资讯
示范县镇
示范县
示范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党内法规制度
国家法律法规
法规释义
涉农政策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地方宣传片
公益广告
地方名歌
清风苑
廉洁榜样
以案警示
教育基地
清风视点
理论纵横
清风广角
中心介绍
中心介绍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示范县镇
>>
示范县
>>
查看详情
示范县镇
示范县
示范镇
举报方式
来信请寄: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81599818
邮箱:
qgxncw@126.com
更多...
头条新闻
2024“中国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启动
加快健全收益保障机制 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
刘国中在福建调研时强调 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因地制宜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短评·总书记的改革论|科学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
【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强农兴川
更多...
热点资讯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
做优做大乡村特色产业,代表有话说
把乡村振兴蓝图和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两会经济热点大家谈】乡村全面振兴,一个都不能少
更多...
聚焦三农
国家最新扶持政策出台:农民收入即将翻倍?
三农学习谈:走好“两山”转化的文旅路径
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中药材种出致富新希望
甘肃礼县:养生态鸡 走致富路
唐仁健参加农业农村部人事司第一党小组专题组织生活会
示范县
山东省泗水县
来源: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日期:
2023-12-14 09:53:21
点击:
1484
属于:
示范县
大美泗水
和美乡村
一、泗水县基本情况
泗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隶属于济宁市,是纯山区县、沂蒙革命老区县,总面积
1118
平方公里,辖
13
个镇(街道)、
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403
个行政村(社区),
总
人口
64.
1
万人。
(一)文化底蕴深厚。
泗水因
“禹治九水”之一的泗河(古称泗水)发源于境内而得名,县制始设于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
591
年),至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泗水县文化底蕴深厚,是伏羲、舜帝的故乡,圣人孔子的出生地,“二十四孝”中的“虞舜孝感动天”“仲由百里负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自古就有“洙泗渊源之地、圣化融液之区”之美誉。孔子曾在泗河源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唐代大诗人李白足迹遍布泗河两岸,并留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的诗句;宋代理学家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佳句至今广为传颂。泗水位于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域,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尼山圣源书院”,成功举办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
(二)生态优势明显。
泗水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美,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誉为
“海岱名川”。泉水是泗水的独特名片,
561
座山、
33
条河、百个湖塘、八大泉群遍布全县,其中泉林名泉七十二、小泉不可胜数,被《山东通志》列为“山东诸泉之冠”,是国家注册的“中国泉乡”。泗水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含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清新”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
,经过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组检测,泗水境内土壤水质、空气、日光等指标全部达到有机农业标准。全县共有各类景区(点)
30
余处,其中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2
个,
3A
级旅游景区
6
个。尼山圣源书院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永久会址。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旅游强县、山东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龙湾湖片区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插图
1
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
(三)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泗水县资源众多,作为农业大县,农副产品质优量大,自古以来就有
“川上粮仓”之美誉。泗水县围绕富裕富足,不断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目前拥有
15
万亩地瓜、
20
万亩花生、
5
万亩西瓜等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托“中国优质地瓜原产地”优势,将甘薯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布局推进,把甘薯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全县甘薯常年种植
15
万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面积达
60
万亩,现有甘薯加工企业
30
余家,保鲜储存能力
40
万吨,年综合加工能力
60
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薯类淀粉加工基地。
2021
年
11
月,泗水县通过山东省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认定;
2022
年
4
月,泗水县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成功入选
2022
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现状
(一)围绕村容村貌,持续靓化乡村人居环境。
坚持全域化推进、标准化提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整治活动,全域开展以
“
清垃圾、清沟渠、清农业生产废弃物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
为主题的村庄清洁行动。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
“
四好农村路
”
建设,通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绿化,客车双通全覆盖。水、电、气、通信、物流全面改善和提升,村民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突出梯次化打造,示范带动发展,立足山区实际,打造了丘陵风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圣水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金庄镇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二)围绕富裕富足,不断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
重点打造以农耕体验、休闲农场、生态采摘、乡风文明、儒家文化等特色内容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品牌和示范典型案例,涌现出了泗水县东仲都村、泉林镇青龙庄村、金庄镇卞家庄村、济河街道夹山头村等由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的典型村。圣水峪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龙湾湖艺术小镇利用
47
套村老旧宅基地,建设桑蚕体验中心等研学游项目,让“死资产”变成“现金流”,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南仲都村采用货币补偿形式有偿退出
26
套农民宅基地,腾出农村建设用地
11
亩,建设民宿
14
套,用于发展乡村文旅产业,为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围绕品牌创建,在追求
“美好”中提升软实力。
泗水县重点打造以农耕体验、休闲农场、生态采摘、乡风文明、儒家文化等特色内容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品牌和示范典型案例,
2021
年,通过中国文旅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山东省文旅厅等部门,根据可量化的效果、创新性、可复制性、积极的社会影响、可持续性等标准,联合评选的“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新型合伙人机制激活乡村旅游新业态”,成功入选《
2021
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该案例集被列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0
周年庆祝活动的
50
项配套成果之一。
三、和美宜居乡村示例
(一)圣水峪镇东仲都村
插图
2
泗水
县
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全貌
泗水县圣水峪镇
东仲都村位于泗水县
东南部,
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林木覆盖率达到
88.6%
,水域面积
7500
亩。
近年来,东仲都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荣获
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旅游特色村)
,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入选世界旅游帮扶减贫典型案例。先后获得
“
山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
济宁市
3A
级景区村庄
”“
济宁市文旅融合发展样板村
”“
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济宁市十佳研学旅游基地
”“
山东省美丽乡村
”“
山东省森林村居
”
等荣誉称号。
1
、发挥党建引领,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加强东仲都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立由
1
名市派干部和
3
名县派干部组成的党建强基队,强基队成员驻村帮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帮助提升村干部治理能力。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之路。规范“三会一课”、健全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建设“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村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加强,有效提升村级事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切实增强党员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旅游新业态,助推集体经济增收。二是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儒家文化底蕴,重点打造阅湖尚儒研学游基地项目,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为村庄注入新鲜活力,筹集各方资金
1000
余万元,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产业高度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集修学研学、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于一体旅游综合体。三是采取“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的发展思路,村集体与农户共同投资,发展建设冬暖式种植大棚,种植樱桃、有机蔬菜等特色产品,统一技术、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本村及周边解决就业
100
余人。
2022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59.6
万元。
插图
3
泗水县圣水峪镇党建示范区东仲都村示范点
2
、突出地域特色,展现田园风貌。
东仲都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村内街巷、公共空间等保持传统乡村形态,石阶铺地、井泉沟渠等乡村景观保护良好,是典型的北方传统村落代表。街巷院落干净整洁,广泛开展
“美丽庭院”评比创建。近年来,积极采用乡土树种、果蔬花草对村内房前屋后、亭廊步道、村庄周边进行绿化美化,村内林木覆盖率达到
88.6%
。村域内农田、渔塘等田园景观优美,结合“阅湖尚儒”研学旅游基地的发展,高标准进行农田整治,创新性打造龙湾湖畔露营基地,“龙湾落霞”是著名的“泗水十景”之一。
插图
4
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
——龙湾湖·文创街
3
、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条件。
近年来,东仲都村投资
1000
余万元,完成村内
26000
平方米道路硬化、铺油;卫生厕所普及率
92.3%
;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完成村内
3000
米污水管网铺设,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
1
处;完成全村自来水管网入户工程,让全村村民吃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成功实现农村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链条”垃圾分类及生物化处理闭合体系;村主要道路两侧栽植绿化树木
2400
余棵、安装太阳能路灯
120
盏;建设通信基站,实现
5G
网络全覆盖;注重清洁能源推广,实施分散式电代煤改造以及空气能集中供暖项目。东仲都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应急救援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可及性、便利性高。村内有小学
1
处、邻村有幼儿园
1
处,村内卫生室为省级示范标准化村卫生室,文化广场及健身器材健全。设置寄递物流和电商服务网点、益农信息社等服务平台,满足村民需求。建设鲁慈儿童家园
1
处,该家园设有家长学校、家事纠纷调解室、儿童快乐家园、妇联办公室等功能室,主要为全村及周边村妇女儿童提供宣传教育、为困境儿童提供关心关爱。
插图
5
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垃圾分类示范点
4
、挖掘文化内涵,传承传统文化。
东仲都村内阅湖尚儒研学游基地内鲁班记忆木工坊不仅可以体验非遗项目传统榫卯结构、组装鲁班锁,还可以搭建吊脚楼模型、体验抛木花。此外还有陶朱工坊体验中心、陶艺研发工作室、方寸园手工作坊、砭乡砭石小院、豆腐坊、龙湾书房、等特色单元,同时与鸿福源农业,济宁桑蚕企业的合作种植也已完成,形成了专业非遗传统文化体验,为群众带来丰富文化体验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热爱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插图
6
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
——阅湖尚
儒研学旅游基地
5
、培育文明乡风,构筑和谐新农村。
东仲都村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村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儒学讲堂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全面优质高效为民服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造了丰富而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既有业余、通俗、普及的艺术形式广场舞等,又拥有兼具专业、高雅、精品的艺术形式,如乡村音乐节、乡村儒学讲堂、传统曲艺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插图
7
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
——乡村音乐节
(二)泉林镇青龙庄村
泉林镇青龙庄村位于泉林镇政府驻地以北
5
公里处,北与新泰市石莱镇接壤,村庄总面积
1.03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2530
亩,全村
657
户、
1845
人。近年来,村里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下,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遇,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让“山上无树、进村无路、村里无水”的三无村,变成了山清水秀、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明星村庄。
插图
8
泗水县泉林镇青龙庄村
强班子、带队伍,基层党组织能力不断提升。
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战略,村支部书记带头严格执行轮流坐班、民事办理制度,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基层组织活动月等各项党内生活制度,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青龙庄村旧貌换新颜。不断加强班子建设,确保了组织领导、人员机构、资金投入、管理协调、监督激励“五到位”。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的领头雁作用,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积极对外开展合作。与平邑六合集团合作,建成标准化养殖大棚
10
多个,养殖合同鸭、合同鸡,年出栏量达
15
万只以上,年增加农民收入
30
多万元。计划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盘活村内
400
亩桑园,开发桑叶茶、桑果干、桑葚酒等系列产品,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生等产业功能互补和深度融合。
插图
9
泗水县泉林镇青龙庄村桑葚收获
调结构,重产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村现有耕地的
70%
成为高效农业种植区,土豆、大蒜、西瓜等高效作物面积超过
800
亩;引导鼓励党员群众做生意、办企业,先后开办了手套、木材等
3
处加工厂,并引进了一些来料加工项目,使该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在家赚钱,人均增收
1000
多元。近几年来,又将精力更多地放在生态康养文旅结合上面,成立了青龙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展开了
“
农家乐
”
旅游开发,下一步打算扩大青龙山庄建设规模,完成高标准的宾馆、会议厅、停车场等相关附属设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2014-2019
年连续六年成
功举办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菊花会,吸引外来游客
10
余万人,
2019
年底,实现村集体收入
30
余万元。
插图
10
泗水县泉林镇青龙庄村农家乐
生态优先、文明创建,居民生产生活美起来。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搞荒山绿化,在青龙山植有塔松、侧柏等绿化树木
20
万棵;规划建设了
2000
余亩的果木种植区,栽植了核桃、香椿、冬桃等
12
万棵,年可增加农民收入近四百万元。村内街道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道路两旁修建了花池,栽植了四季苗木花卉,美化了生活环境。投资
70
万元建成了村文化大院,配备了图书、微机、投影仪等文教娱乐设备;购置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体育活动用品。投资
260
余万元,建设了休闲文化广场和政德奋斗主题广场,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可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同时,深入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大力推行婚丧嫁娶简办村风民俗,村民积极参与,倡导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民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村风民俗进一步改善。
插图
11
泗水县泉林镇青龙庄村开展
“第三届菊花节”活动
目前,青龙庄村先后获得
“济宁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泗水县优秀基层党组织”、“泗水县尊师重教先进单位”、“济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泗水县农村党员干部远教规范化接收站点”、“市级卫生村”、“山东省绿化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国家
AAA
级风景区”等荣誉称号。
插图
12
泗水县泉林镇青龙庄村
“山东省森林村居”荣誉奖牌
(三)金庄镇卞家庄村
金庄镇卞家庄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最西部,
与
文化名城曲阜市
相望
。全村共有人口
508
户、
1606
人,
65
名党员
,村支
“两委”
5
人
。
产业兴,百业兴。为此,卞家庄村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
“支部
+
”工作法,努力把党支部打造成带领群众振兴乡村的战斗堡垒。
按照
“
立足优势,遵照市场,政策集成,上下联动,南工北农,以工养农
,农旅融合
”
的
工作思路,
制定了三个
“五年发展规划”。
2011—2015
年,重点依托村庄现有资源,在村南建设卞庄产业园区,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6—2020
年
,
以工养农,工农互补,在村北建设高效农业园区
;
2021—2025
年,启动系列农旅项目,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多年来,该村
点上抓深化、线上抓为民,面上抓推广,
初步
形成了以支部
+
合作社、支部
+
招商队
、支部
+
服务队的
“
一加三
”
工作法,
形成
“一产接二连三”的发展格局,打造通过
“
夯实农业、突破工业、发展服务业
”
壮大
村
级
集体经济
的
“卞家庄样板”
。
至
2021
年
年底,
村集体年收入
200
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
21000
元。该村荣获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1
、支部
+
招商队,把工业园区带起来。
穷则思变,差则思勤。
2011
年,新一届党支部成立。党支部没有为村庄的一穷二白的情况所困,而是从不利中分析有利因素,将底子薄理解为发展空间大。
为改变
“
手中无米,唤鸡不来
”
的现状,村党支部班子通过组织外出学习
开阔视野
,
明白了
“
借它山之石来攻玉
”
的道理。通过充分酝酿,决定由村支
“两委”成员组成招商队,在村南
建设
一个
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工业。
卞家庄村
“
筑巢引凤、园区兴村
”
发展思路得到金庄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当年,
规划建设占地面积
783
亩的卞庄创业园
如期开工建设
。先后建成
11
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
1
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
。村支
“两委”成员纷纷以招商队员的身份,四处奔走,各显神通。先后
吸纳山东欣怡翔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美国倍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22
家企业入驻园区
,
产业涵盖玩具制造、航天科技、精密仪器、生物科技等。提供就业岗位
10
00
个,年租金收入
900
万元,其中集体占股
10%
,仅厂房租金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
100
万元。
同时,
村里注册成立奥铭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用工招聘、员工培训、科技项目申报、物业管理、安全保卫、餐饮食堂等服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
10
万元。卞庄创业园荣获
“
济宁市双创示范基地
”“
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
”
等荣誉称号。
插图
13
泗水县金庄镇卞家庄村创业园
2
、支部
+
合作社,让农业基地强起来。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面对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分散、亩产效益低等问题,村党支部在多方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决定由党
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
2019
年
春
,
党
支部领办注册了泗水县金樱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村
“
两委
”
与合作社
“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
,村
“
两委
”
兼任合作理事、监事管理机制,并与山东省果科研究所和新泰
10
万亩樱桃基地建立了业务合作。技术人员长期驻村,定期对樱桃产业园管理人员授课培训和实地业务指导
。当年流转村民土地
500
余亩,入股社员
53
户,
种植
樱桃
新
品种
12
个
,建成
800
米的观光长廊。
同时,积极探索运营机制。
通过集体讨论、分户座谈、组织农户外出学习培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确立
推行
“
三统一、两划片、一保底
”
经营
模式,即:土地统一流转、苗木统一种植、设施统一配套,划片挂牌管理、划片按比例分红,股民享受每亩每年
1000
元的保底,外加二次分红。
2023
年
,
樱桃进入盛果期后,将樱桃园以
15
亩为一个单
元进行切块,并由村集体投资改建成设施农业,让樱桃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改建后,面向全体村民
承包,
预计
每亩承包费
5000
元
。整个樱桃基地
可增加村集体
150
多万元。
农户除
1000
元保底收入外,每亩可享受二次分红
108
元。
插图
14
泗水县金庄镇卞家庄村樱桃园大道
3
、
支部
+
服务队,
将旅游业统起来。
有景用景,无景造景。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该村上下达成了推进发展旅游业的共识,把卞家庄村建设成一个
“望的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胜地。依托村北泗河支流穿过千亩樱桃园的优势,筹资建设
了垂钓园、采摘园、橡胶坝等旅游景点。
聘请省市旅游专家高标准规划设计了文游
、
农
旅
等
12
个体验旅游项目。
2020
年冬,投资
700
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
20
亩的卞家庄草莓采摘乐园,该园为联动智慧温室大棚,种植无土有机草莓,实现一年三季有果。为增加游客粘性,摘采乐园内配套了观光小火车、小碰碰车等,打响了“赏田园风光,享采摘乐趣”品牌,令游客流连忘返,也让卞家庄村名声大振。
2021
年春,先后启动了
“
卞家庄
首届樱桃
节
”
“
卞家庄
首届草莓
节
”,接待游客
1
万多人,极大提高了卞家庄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2
年春,从旅游的视角,对村庄作了整体规划建设。对穿村而过的金线河,建设沿河观光走廊
2000
米,建仿古凉亭
2
座、廊架
3
处,安装石凳
20
处、石景造型
6
处,建设了卞家庄村博物馆、儒陶制作实践基地。围绕村内千古树、民俗馆、陶艺馆,规划设计了富有粘性的文旅线路。目前,该村在唤醒“沉睡的旅游资源”的同时,在造景上下功夫,并成果卓然,旅游业将成为一个富民产业。在该村旅游业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该村党员干部依然如故,充分发挥了服务队员的作用。
插图
15
泗水县金庄镇卞家庄村种植园区
上一: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
下一:
四川省大英县
农业机构
农业院校
新闻媒体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机关服务局
农业部
农村农业部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检察日报
法制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新闻网
中国纪检监察报
新华网
人民网
每日财经
电子商务论坛
雅虎新闻
今日头条新闻
中国制造网
南方都市报
中国新闻门户
天涯论坛
网易新闻
腾讯
好搜
百度搜索
凤凰网
中国财经新闻网
CCTV
搜狐
新浪
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示范县镇
|
聚焦三农
|
法律法规
|
理论视野
|
视频中心
|
清风苑
|
中心介绍
电话:
010--81599818
邮件:
qgxncw@163.com
网址:
http://www.qgxnc.com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全国新农村建设中心
版权所有 2022-2027
京ICP备13010650号-1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