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一中学校长郭涵,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她爱这所学校,爱这所学校的孩子们。14年,她只为一件事:重振这所名校的荣光。她的对教育的热爱,她的眼光策略,她的朴实正直,她的大气包容,她的温情关怀,都广为师生们称道。但她却说,做人不就应该这样吗?
六年拆迁,大杂院变身大花园
到过一〇一中学的人,无不为校园的美丽倾倒。绿树灰墙,亭榭廊桥,荷香鸟鸣,书声琅琅,大气的空间,静谧的氛围,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孩子成长的好地方。每年升学之际,都有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是冲着这个优美的校园来的。
但十几年前的一〇一中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成了一个大杂院。旱厕所和旧教学楼矗立在一人高的野草中,几千学生和150多户职工家属混在一起,学校没有围墙随意穿行,校办厂车辆、职工家属、圆明园职工、小商贩混杂于校园之间……这就是1999年郭涵接手一〇一中学时状况。郭涵下决心,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定要改变这种混乱局面——拆迁!
拆迁从来是大事。因为拆迁最容易牵动利益和感情,最容易激发复杂的矛盾,也最容易滋生交易和腐败。一〇一中学的拆迁,同样牵动了几家校办厂、150多户600多人的神经。郭校长和学校其他干部跟拆迁户耐心的谈,从个人的生活改善谈、从学校的发展谈、从对学校的感情谈……除了听课、开会,几乎是“有求必应”。职工们有的理解、支持,也有的误解、不满,郭涵总是从当事人的利益着想,冷静倾听,入情入理地做思想工作,不折不扣地保持公平,尽一切可能地公开透明,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而郭涵和她的领导班子,除了接受辛苦和怀疑,从未对上千万元的拆迁款打过一分钱的主意。
从2002年8月开始,一直到2008年10月26日最后一户搬迁,历时六年零两个月,拆迁工作终于完成!郭涵的心血和感情,公正与廉洁,大家都记在心里。学校党总支改选时,郭涵全票当选。这是学校职工经历了拆迁中诸多矛盾的纠结和纷扰后,对郭涵的最高肯定。
辞旧图新。一边推动拆迁,一边确定学校建设的蓝图。那几年,郭涵成了建委、文物局和设计所的常客。她反复和文物部门协商建筑物的位置、高度、数量,一次次和设计师讨论新建筑的功能、结构、布局,亲自确定统一了外观色调。她说:这关系到学校的长久发展和无数学生的学习生活。先建学生的教学楼、宿舍楼,再建老师的办公楼,阳面的留给教师,阴面的干部、职员去住。这些安排,都体现着她对学生和老师的感情……
如今的校园,俨然一座美丽的花园,书香氤氲,宁静安详。当年艰难的拆迁,是学校重新崛起的战略转折点,为学校最近十年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至少,没有校园的改造,就不会有后来示范性高中的成功申办。
三大契机,守正创新谋发展
一〇一中学是历史名校,曾与四中、景山中学齐名。但经历了文革的冲击,学校几乎与普通中学差不多了。恢复高考第一年,学校升学率是0。郭涵上任后,她觉得自己有责任重振学校的昔日的威名。她下决心:一定要让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她光荣的革命历史相称!
长远发展需要战略,制定战略需要契机,捕捉契机需要眼光。
北京市准备取消“重点中学”、评选第一批示范性高中。做过多年海淀教科所副所长的郭涵,要借此把学校带上新台阶!她一方面要应对拆迁的诸多事项,一方面坚持每天听课,和老师们研讨教学,培训青年教师骨干……随着2002年夏学校拆迁启动、教学条件的迅速改善,2003年市教委正式批准一〇一中学为示范性高中。成功申办示范性高中,带动了学校办学环境和硬件迅速改善,带动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大大提振了学校师生的自信心,成为学校迈向复兴的第一步。
经过积极申请,一〇一中学成为全市首批课改示范校。这是提升办学水平的又一契机。新课改带给学校全新的教学理念,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学校教学微创新叠出,高考成绩也越来越好。过去高考升学率曾经为0的衰败学校,如今已经保持年年重点率100%。人文实验班成为北京市有影响力的品牌。新课改像一辆火车头,牵引着一所传统老校进入现代化发展的高速轨道。
承办奥运青年营,郭涵认为这会成为学校走向国际化的契机。全校一起为完成这项国家使命共同奋斗:10天里,200多个国家的400多代表,300多志愿者,几十项大型活动,都由这所中学保障顺利运行。奥运青年营,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它让师生在此看到世界,让一〇一走向世界。2012年春,一〇一中学国际部成立。
今天的一〇一中学,重新回到了“与她历时匹配的位置上”了,重新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郭涵的14年,功不可没。
一直有人说,郭涵很低调。郭涵却不以为然。“用良心做人,按规律做事,凭信念工作,以能力取胜,这些,与低调有关吗? 办教育,就需要虔诚和坚守。虔诚才能淡定面对喧哗,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盲目跟风,拒斥教育功利心,把教育办成教育,而不能办成别的。”用心守住教育的从容淡定,坚持守正创新,这就是她的教育智慧。
两袖清风,民主监督出廉政
一〇一中学作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高中示范校,要说没有人拿钱做敲门砖,想走进这所名校的大门,那一定是假话。每学期开学都有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进校读书求关系、托人情,送钱送物,但郭涵校长始终不为所动,以学校发展为先,以学校声誉为重,坚持原则不动摇,无数次拒绝收礼和宴请。渐渐的,人们都知道,钱在郭涵面前不好使!
随着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大额财政支出如信息化设备等项目逐渐增加,遇到重大财务事项,郭涵都会事先征求党总支、工会、教代会意见,需要公开的内容一定公开,每年向全校员工汇报财务支出情况,请全校教职员工监督,做到“三重一大”公开公平公正。
对于学校的重大项目,郭涵校长本人从不亲自参与、从不介绍队伍、从不介绍供货商,而是一律通过招投标程序、由专业人员按照上级和本校相关制度规范操作。
2011年,学校造价近560万的71套多媒体设备招标。郭涵校长通知所有投标企业将设备运到校园,请学校相关专业人员和信息中心教职工进行试用和考察,讨论并投票决定中标企业,最终中标金额500万,设备在使用中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2012年,学校对电脑更新项目公开招标,涉及近700万专项资金,所有招标过程公开透明,最终中标金额690万。2013年,学校决定开展数字化校园项目,包括网络升级改进、校园安防系统、校园一卡通、无线移动教室等多个分项。每个项目都反复论证,广泛听取了教职工的意见,已完成项目招标。多年来,每个参与过一〇一中学招标的企业都知道,一〇一没有“人情标”、“指令标”,只有“阳光标”。他们总结参与一〇一招标经验说,“机会均等,头破血流;要想中标,性价比高!”
郭涵校长在学校管理上重视发扬民主,积极加强制度建设,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学校针对教师招聘、奖惩,干部选拔、考评,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杜绝“人事”变“人情”。招聘教师,严格执行公招程序,由本校人事干部协调教研组听课投票决定;教师奖惩,由教研组民主讨论申报,学校行政会研究批准;干部任用,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及时反馈群众民主评议并及时落实整改。
郭涵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学校党组织建设以及德育、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她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办学、规范管理,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恪尽职守,从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郭涵做人做事一贯奉行的基本原则。
十几年来,郭涵不仅引领着一〇一中学强劲发展,还在北京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界发挥着积极作用。她的领导风格、勤廉风范,必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