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前脚提拔重用,后脚落马被查”“边腐边升”等带病提拔问题,河北省廊坊市制定“两报告一筛查”工作办法,对所有拟推荐和提拔重用干部实行“廉政体检”。今年以来,廊坊市委共研究4批73名拟提拔和任用到关键岗位的干部,其中6人因“体检”不过关而被暂缓提拔重用。(新华每日电讯 8月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指出,“悦一人,而千人悦”。就是说用好一个人,就会激活一大片人;反之,用坏一个人,就会挫伤一大群人。“带病提拔”“边腐边升”对于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危害不言而喻。然而,怎样做到“悦一人”却考验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决心与智慧,而“廉政体检”则不失为一剂既能防止带病提拔又可防微杜渐的“好药”。
“廉政体检”可“醒脑”,提醒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党言党,在党为党。时下,价值观多元、利益诉求多样,一些缺乏政治鉴别力的党员干部的价值选择出现困惑,产生误区,人生观转向,道德观混乱,是非观模糊,价值观扭曲,正确的理想信念淡化、动摇甚至丧失,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脑病”,在提拔重用的关键时刻,“廉政体检”犹如一剂“醒脑剂”,将丧失信念的人“拒之门外”,让淡化、动摇者梦醒,促进党员干部忠诚于党的事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廉政体检”可“洗心”,督促党员干部要植根人民群众,乐民乐,忧民忧。任何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但是随着执政环境和条件的不断改善,执政地位的居高临下和控制着执政资源,以及各种各样的外部诱惑,少数领导干部却日渐脱离群众,有的“瞅上不瞅下”,热衷于拉关系、进圈子,希望“抱团取暖”;有的热衷于“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对民生疾苦漠不关心;有的贪图安逸享乐、不愿到基层为老百姓服务,沉迷于灯红酒绿……患上了各种各样的“心病”。“廉政体检”就是一针“强心针”,让“抱团”的傻眼,让“爱面子”的白干,让享受的吃亏,提醒党员干部牢记“三实”,不忘初心。
“廉政体检”可“净手”,告诫党员干部要清清白白,不为钱困,不为名惑。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为官做人的第一底线,可时下落马官员大多数恰恰没有守好这条底线,被金钱所惑,被美色所迷,被人情所困,耐不住寂寞,抗不住诱惑,因“小节”失“大节”,伸出了贪腐之手,轻则受到党纪、政纪的处分,重则受到国法的严惩。“廉政体检”恰似一瓶“消毒液”,从报告、核查入手,捉住“肮脏溃烂”的手,洗净“沾灰尘”的手,警示“蠢蠢欲动”的手,告诫党员干部慎初、慎微、慎终,牢牢坚守道德底线,拒绝腐败,远离腐败。
提提领子、扯扯袖子,让干部“少生病”“不生病”和惩治贪污腐败同样重要,把好选人用人的关口,“廉政体检”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