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里的“三农”脉动 近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主题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持续对“三农”工作进行擘画。 ...
2月21日讯(通讯员 周超)清晨,太阳的光晕刚刚冒出山头,一个熟悉的身影又一次穿梭在一行行茶树间,低头闻着一片片鲜嫩的茶芽。 “小姜书记,今天又这么早来啊!”贵州省沿河县晓景乡管家村村民挥手向姜若挺打着招呼。 姜若挺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贵州省分公司派驻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大国乡村新进境——迈上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一程 2022年10月16日,金秋,北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宣示,响彻人民大会堂。 从理想到现实,从“跟跑”到“并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百年探索中走上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多措并举保障乡村发展用地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是推动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有力举措,也是贯通...
习言道|再论人民城市,习近平关心“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11月29日,习近平考察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他听了当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建设力度、构建“一张床...
202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南京举办 本网讯 12月6日,202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江苏南京举办,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出席论坛并讲话。 吴孔明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坚持“四个面...
为高质量推进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户厕改造工作,扎实完成2023年度目标任务,3月23日-24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殷立松主持召开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户厕改造工作部署会,部署会分为现场参观和会议交流两部分,各县(市、区)、功能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分管负责人、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日,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仪征市...
11月10日,从联合国粮农组织获悉,我国的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以板栗栽...
(原标题:习近平抵达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美国旧金山,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摄影:谢环驰
(原标题:人民网评:冬季呼吸道疾病既要同防同治又要避免盲从)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有效做好防护、诊治,对广大群众来说至关重要。 从病毒类型看,肺炎支原体、新冠感染、流感、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等,处于流行叠加状态。加强监测预警,掌握病毒活动强度、病毒变异等变化,是对症下药、有效施策的基本要求...
(原标题:【讲习所·中国与世界】聚焦旧金山 全球期待习近平为亚太增长注入新动力) 【本期导读】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全面改善乡村面貌 党的二十大以来,四川省内江市立足本地发展实际,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分析突出问题,改善农村面貌 能否创造整洁优美的...
【乡村振兴进行时·百村行】生态乡村培育美丽经济 深秋时节,天朗气清。记者走进湖北省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看到整洁的柏油马路蜿蜒曲折,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果实累累。 生态美才能产业兴、百姓富,向巷村的变化源自发展理念的转变。2018年,在外经商的周代年响应“能人返乡”号召...
这里的撂荒耕地是如何“清零”的——对四川省的深度调查 2022年,四川遭遇严重伏旱,但粮食总产量仍连续3年突破700亿斤大关;今年小春,冬春连旱,总产量增幅仍创16年来新高。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支...
三农瞭望:“猪周期”有了新变化 当前,养猪业的竞争已从产能规模转向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力竞争。不能以投机心态安排生产,而要做好长期的节本增效,实现猪价预测和生产管理的协同。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猪肉产量增长3.6%;9月份,猪肉价格下降2...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大别深山育新变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革命老区热闹起来,纷至沓来的游客,寻红色足迹,赏绿色山水。 八百里大别山,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既有北国的雄浑,又有南方的秀美;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