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示范县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清风苑
中心介绍
网站首页
>>
示范县镇
>>
示范县
>>
查看详情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
2022-10-06 12:53:30
文明清涧 红色清涧 宜游清涧
清涧县城
俯瞰县城
一、清涧县概况
清涧县位于榆林市最南端,东濒黄河与山西省石楼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延安市子长、延川县接壤,北与绥德、子洲为邻。全县总面积
1881
平方公里,辖
9
镇
1
个办事处
5
个便民服务中心,总人口
22.3
万,其中农业人口
19
万。清涧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享誉全国的“红枣之乡”、“道情之乡”、“石板之乡”、“粉条之乡”。
(一)
清涧是一块古老神奇的土地
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生息,先秦时被称为“全秦要户”。境内有秦晋高原商朝晚期规模最大的辛庄遗址、商代鬼方都城和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存,是大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夏商属古雍洲“西河之域”,殷商晚期为北方部族鬼方的都城和京畿。春秋战国时由白狄族居住。秦、汉属上郡肤施、阳周二县。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
487
年),境内首设朔方县,迄今已跨越
1530
多年。唐贞观九年(公元
635
年),境内置浑州、宽州,后并设宽州。北宋康定元年(公元
1040
年)“因宽州故垒”筑土城,仁宗赐名青涧。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
1084
年)设青涧城。金大定二十二年(公元
1182
年)青涧城升为青涧县,明洪武四年(公元
1371
年)县名改为清涧,隶属延绥镇榆林道。明清和民国初均属榆林道。
1926
年废道,为省直管县。
1940
年
3
月建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清涧县人民政府。
1956
年后,先后为榆林地区专员公署、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清涧县。
2002
年,榆林行署改为榆林市,清涧县属榆林市。
(二)清涧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
早在辛亥革命前,清涧县早期国民党员惠有光,被称为西北民主革命的先驱。
1925
年,这里就有了早期共产党员和党组织。
1927
年
10
月,在中共北方局和陕西省委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清涧起义,在西北地区打响了以革命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的第一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清涧人民为创建和发展陕北党组织、陕北红军,发展和巩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陕北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出发点,付出重大牺牲,做出过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清涧人民参军参战,先后有
1486
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为赶走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政权,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清涧是一块英才辈出的土地
清涧,山川钟灵,黄土毓秀,历代英才辈出,灿若星河。古代众多英豪,各以其风采展示历史风云。近年以来,这里奋起千万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用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人生赞歌。全县已追认的革命烈士就有
1460
余名。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造就了大批共产党的优秀干部,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他们把生命与民族兴亡,国家安危,人民利益紧密相连。为创立、建设、保卫人民共和国奉献了毕生的才华和心血。清涧,仅收入《清涧革命英烈》省部级干部就有近百名。这里成长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为祖国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已故著名地质学家白家驹、著名作家路遥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四)清涧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土地
清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以红枣、粉条、石板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山地果品、山地散养肉禽蛋闻名遐迩。
清涧是中国红枣原产中心之一,红枣栽植已有
3000
多年历史,目前枣林面积已接近百万亩,年产鲜枣
20
万吨。
1995
年被全国首届特产之乡命名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千年古枣树
打枣
日落枣乡
枣赢天下
农家秋收乐
清涧是陕西著名的洋芋粉条之乡,传统粉条加工历史悠久。清涧粉条以色泽雪白透亮、入口爽滑劲道而享誉全国。
清涧粉条
清涧也是著名的石板之乡,自古就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民谚流传。清涧石板,蕴藏量大,易开采,产业开发历史悠久。
石板之乡
近年来清涧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建设有了较大进步。
2016
年,全县公里总通车里程
1596
公里,
640
个自然村落村村通车。数字通讯覆盖全县城乡。城市“引黄供水工程”正在加紧进行。供电、供气逐年进步和扩展。
2008
年,清涧就被国家食品协会评选为食品加工强县,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以红枣、粉条等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石材加工、工程建筑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现有工业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社
431
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34
个,年产值达到
22.7
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
38
亿元。
2016
年,全县国民总产值
43.92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
25495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918
元。
但是,清涧目前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并划归为国家重点集中扶持的吕梁片区贫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做出新的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我们相信,坚持习总书记的“七个强化”,全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围绕省委“五新战略”,破解市委提出的“十大课题”,坚持扶贫与开发并举,清涧县经济社会现实跨越发展不是梦想。
(五)清涧是一块旅游文化资源丰厚的土地
1
、殷商“鬼方文化”资源
上世纪
80
年代考古发掘考证,清涧县高杰村乡李家崖村西无定河东岸,距今已有
3000
多年历史的李家崖鬼方都城遗址文化遗存,被考古界命名为李家崖文化。
2006
年
5
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家崖鬼方都城遗址文化遗存
辛庄遗址
2012
年—
2014
年
2
月,陕西考古部门,在李家塔镇辛庄村东的梁峁上,发现总面积约
10
万平方米的辛庄商代晚期遗址。综合辛庄遗址历年的考古成果分析,陕北李家崖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集团,与文献记载中频频出现的鬼方这个强大的、与商王朝关系密切的方国有关。经过广泛研究和进一步考证,开发出有关殷商晚期,中国北方最大部族“鬼方”遗址文化公园或景区,将是具有特色的世界级古代文化旅游目的地。更可以将陆上“丝绸之路”,欧亚交往的年代延伸到更久远。对于发挥欧亚大陆桥的作用,宣传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2
、周易、太极文化资源
黄河清涧段,属于黄河晋陕曲流群的一部分,其中,自然天成、神奇造化蛇曲奇观太极湾,以其河道曲流圆润、恢弘浩大而震撼所到游客。以太极湾山水实景为基础,结合《易经》、《山海经》、《道德经》、《太极图》等典籍故事,开发太极文化景区,将是清涧旅游业发展的又一大旅游优势。
黄河太极湾
3、全秦要户,驿站文化资源
古代清涧,属汉族王朝边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清涧自古称全秦要户,不仅是汉族王朝北疆边关,戌守要道,更是古代朝廷与边关保持交通、通讯畅通的通邮驿道。清涧关山就是所以称“要户”的重要关隘。所以,在古代,延安府至榆林镇沿线驿站,就成为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仅从下二十铺、上二十里铺、骆驼铺、石嘴驿等这些地名上可以看出,对驿站建设的重视和驿站对当地的影响程度。
到明清时期,以县城为中心,主要有清涧
-
延川、清涧
-
安定、清涧
-
绥德邮路
3
条。清末,驿道废而邮电兴。光绪三十二年(公元
1906
年),清涧已设有代办邮政铺商。宣统元年十一月(公元
1909
年),正式开办邮寄代办所。
1944
年
-1948
年,有延安
-
清涧
-
绥德快班、清涧
-
延川慢班、清涧
-
安定慢班邮路三条。
发掘驿站文化,彰显古代“全秦要户”战略地位,建立类似博览馆的驿站文化展示场所和景点,是清涧旅游文化独特的资源和亮点。
4、人物、人文资源
古代,清涧人或在清外籍人,留下来不可磨灭的功勋、业绩和足迹。据传,隋代唐王李渊,太原起兵前,曾屯兵清涧王宿里历兵秣马,唐王寨遗址至今尚存。
唐王古寨
明末王子爵,赵胜、拓养坤、周清等一大批农民起义领袖,先身举义,为推翻明王朝效命疆场。闯王李自成,夜宿王宿里村,留下无蚊石奇妙传说。
明清两代清涧就考取文、武进士共
27
人,真可谓人才辈出。仅白氏一门就有白乃意、白乃建、白乃贞、白羽宸、白补宸、白寿宸、白斑、白子云、白修等一大批文人雅士,出言成章,“相招文字饮,共醉云水边”以诗言志,以赋诉情,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不朽诗文著述,流芳史册。还有英年早逝著名作家路遥“像牛一样劳动
,
像土地一样奉献”精神
,
感召了千千万万新一代青少年。
发掘清涧古今才俊人文事迹
,
发扬光大其精神
,
是清涧旅游文化发展的又一主要特色。
5
、红色文化资源
毛泽东先后两次来清涧
,
在清涧工作和战斗了
27
个昼夜。
1936
年在清涧袁家沟发表了著名的《东征宣言》,写下了气壮山河、雄视千古的词章《沁园春·雪》。
1947
年
3
月,党中转战陕北时,毛主席在清涧枣林则沟主持召开了著名的枣林则沟会议。
北国风光
袁家沟革命旧址
枣林则沟会议旧址
警备三团旧址
革命旧址、遗址遍布全境,包括中央主要领导旧居
12
处
,
各类重要旧址、遗址
26
处。每一处旧址、遗址
,
留下永不磨灭的事迹和可歌可泣的故事。
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的建设和开放
,
是清涧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分部分
,
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
、自然生态资源
黄河、无定河沿岸的自然山水风光
,
造化神功
,
自然天成,不仅给人以气势恢宏的视觉冲击力
,
更蕴含了众多神奇的传说故事。
无定河曲流
鱼儿峁
如黄河母亲峰和闯王寨自然风景区、高家
坬
北国风光景区、黄河太极湾景区、双庙河黄河峡谷景区、安家畔招安寨黄河峡谷景区、舍峪里天下黄河第一湾景区和无定河下游曲流群地质公园景区。县域西部
,
有笔架山生态公园和红旗沟流域生态景区。
黄河母亲峰
更令人震撼的是
,
清涧县近百万亩红枣林
,
就是生态旅游、采摘体验、绿色观光的大景区。清涧黄无两河三岸
,
红枣林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每年红枣成熟季节
,
举目四望
,
漫山遍野红枣林,果实累累
,
令人垂涎欲滴
,
瞠目结舌。
7、
民间文化资源
陕北民间文化
,
在整个国家民间文化百花园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涧民间文化属于陕北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她既有大陕北民间艺术技巧和灵动的共性
,
又有特点鲜明的地域风格。
8
、民间艺术
除了有丰富多彩的陕北秧歌、民歌、小调、说书、快板
,
练子嘴和剪纸、布堆画、编织、刺绣等陕北民间艺术共有形式外
,
反映晋陕峡谷风情和秦晋文化融合演化形成的清涧道情、清涧秧歌、清涧民歌具有独特的风韵和艺术风格。
唱道情
清涧
,
是陕北道情的发祥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
、民俗文化
清涧民俗文化既有与大陕北乃至北方地区的共性
,
而更具有清涧地域风俗特色。特别是清涧地处大河沿岸
,
有几千年红枣栽植历史
,
自古具有石板之乡美誉。所以
,
清涧民俗文化更具有鲜明的红枣之乡、石板之乡的地域特色。
比如
,
在清涧
,
陕北窑洞民居文化
,
就显示了鲜明的石板、石雕特色。清涧饮食
,
节庆、婚丧、祭配风俗
,
包括民间工艺美术等就鲜明地突出了红枣特色。
开掘、展示清涧地方特色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
,
将是清涧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不竭的资源。
总之,展示旅游资源丰富厚重,亟待开发。
2012
年清涧县荣获“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目的地”奖项,
2016
年清涧县荣获“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县”。
二、清涧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
,
特别是近年来
,
我们紧紧抓住榆林经济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实施的“振兴南部山区经济计划”、榆林市全域旅游战略以及沿黄公路的建成通车、全市范围内实施乡村道路通畅工程等契机。提出了“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
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举红色旗
,
打文化牌
,
走生态路”的发展清涧文化旅游总体思路。
近年来
,
依托清涧历史文化、人文、山水、生态、民俗等资源
,
确定了一批旅游文化重点项目。在项目带动、全民参与
,
逐步推进的原则下
,
采取领导包项目、部门负总责
,
整合资金
,
分步实施等方法和指施
,
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
实施了一批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和景点打造建设项目:
1
、北国风光景区总体规划及藏雪楼、诗词馆土建工程;
2
、袁家沟毛泽东旧居修缮改造和景区环境改造工程;
3
、枣林则沟毛泽东旧居修缮及环境改造工程;
4
、中国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红枣科技文化博览馆工程;
5
、路遥纪念馆、路遥书苑建设
,
路遥故居修缮和路遥纪念馆景区环境改造工程;
路遥纪念馆
6
、太极景区总体规划、旅游道路、游客中心和观景亭建设工程;
7
、无定河下游曲流群省级地质公园申报项目;
8
、高家
坬
塬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
在建
)
;
9
、王宿里民俗文化村建设和唐王寨遗址环境工程;
10
、黄河大桥景观台建设工程;
11
、笔架山生态公园
(
园中园、馆、陵
(
基
)
园、塔、碑
12
处
)
及道路、环境改造工程。
经过几年的努力
,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清涧旅游业已具雏形
,
已经形成东线、西线一日游旅游线路各一条
,
全县游客接待量达到
131
万人次
,
创旅游收入
1.5
亿元。其中
,
仅路遥纪念馆
2016
年游客接待量突破
30
万人次。
2
、社区文体活动活跃
,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县
15
个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
各乡镇建起了文体广场。
531
个村民委员会全部建起文化室
(
或农家书屋
)
。清涧县城
,
有组织的社区广场舞、秧歌队
,
健身操
,
羽毛球、乒乓球等训练表演队伍
14
支。作协及诗词、书法、美术、摄影、道情、伞头秧歌、老年体育等协会
,
常年活跃在群众新文化艺术活动中
,2017
年陕北过大年活动中
,
短时间内能够组织起超过千人演唱道情和超过
800
人的
10
支大秧歌队伍
,
声势浩大的展演活动轰动全国
,
就充分证明清涧群众文化艺术的活跃。
三、清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从大的方面说
,
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
,
省委五新战略”的实施
,
破解市委提出的“十大课题”
,
处理好十个关系
,
完成“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
,
清涧经济社会及文化旅游产业必将有较大发展。
(
一
)
从地域区位优势看
1、
榆商高速绥德至延川段建成通车
,
西包高铁的建成通车将彻底改变清涧交通“要户”状况。沿黄公路南通潼关
,
北达府谷。特别是黄河古贤水库使高峡出“平湖”
,
库区航运开通
,
水上运输沟通延安榆林
,
往来晋陕两岸。清涧交通将更加四通八达
,
到清涧旅游将更加快速、便捷。
2、
古贤水库建成
,
不仅可开拓水上游乐世界
,
填补陕北高原旅游项目空白
,
更在于库区蓄水
,
将改变黄河土石山区,降水必然增加
,
可医治山区缺水干旱的历史痼疾
,
改善高原灌溉条件
,
“退耕还林”的效益真正凸显出来。千沟万壑
,
满目苍翠。黄河古贤水库库区
,
将成为陕西省消度假、休闲游乐的最佳去处。游客大量涌来
,
清涧红枣
,
将在雨季到来之前
,
可以靠观光、体验、采摘
,
销售大半
,
不再为阴雨裂变霉烂而发愁。
3、
清涧是延安红色旅游、榆林大漠风光旅游以及黄河峡谷旅游的枢纽点和桥梁
,
清涧旅游业的发展
,
将成为陕西省南北旅游线路
,
最佳食宿点和现代驿站。
(二)从政策层面来看
党中央扶贫攻坚集中片区将会更加增大扶持力度
,
榆林市振南计划、全域旅游战略也将继续实施
,
榆林经济转型升级战略会加快实施
,
而清涧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出路在旅游
,
在服务全域旅游的绿色产业和旅游服务业。所以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会不断加大。景区规划、道路、绿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有可靠的政策、资金支撑。文化旅游产业
,
将成为清涧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在这里
,
全力发展清涧县文化旅游产业,
以期通过
文化旅游业兴地、现代服务业富民、高新技术业强企、实体经济业利国,"
畅享一带一路、共建繁荣发展”。
高原雪景
魁星楼
宽州阁
藏雪楼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京ICP备13010650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
网站首页
一键拨号
示范县镇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