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示范县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清风苑
中心介绍
网站首页
>>
示范县镇
>>
示范县
>>
查看详情
河南省淅川县
2023-12-04 16:58:43
淅川县
乡村振兴路上硕果累累
淅川是全省四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辖
17个乡镇(街道)、487个行政村(社区)、72万人。经动态调整,止今年8月底,全县建档立卡脱贫人口25759户87809人,2021年人均纯收入16690元,同比增长10.95%;监测对象3204户9682人,风险消除894户2962人,风险消除率30.5%。近年来,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责任
。聚焦健全县乡村
“三级责任体系”,研究出台规范性指导意见,调整优化帮扶力量,明确县处级
领导、行业
部门
、
定点
帮扶单位、乡镇党委政府、村级责任组、村
“
两委
”
干部、驻村干部、帮扶人等
8
大责任主体
40
项工作职责,
凝聚工作合力
,
确保
帮扶不断档、责任不棚架、干劲不减弱。
二是守底线
。以
“坚决不发生一户一人返贫致贫”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
“五个常态化”
工作机制,一月组织一次风险排查、一次联动预警、一次信息比对、一次督导推进,常态化实施精准帮扶,实现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今年以来,累计推送预警信息
1.2万余条,比对信息1.8万余次,新识别监测对象192户727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3.2万余条,
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稳增收
。核心是群众增收,共同富裕。通过
发展产业、转移就业、鼓励创业
“三业”并举,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夯实脱贫根基。
第一,产业增收
。一二三产,适合什么就引导群众发展什么。落实产业奖补
7714万元、林果精细化管理补助2200余万元,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2万余户参与发展,户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
第二,就业增收
。
做实老乡会、劳务公司,以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载体,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培训,组织培训1.7万余人次,输出劳动力2万余人次。持续落实务工奖补政策,根据工资额度,分4档落实务工奖补1400余万元,惠及1.54余万户。调优公益岗政策,动态解决“零就业”,全县公益岗保持在2.5万个以上,户均年务工收入稳定超过2000元。
第三,创业增收
。出台激励政策,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推动由
“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劳务经济向“返乡一人、致富一方”的创业效应转变。先后吸引将近800人返乡创业,鼓励自主创办企业700余家。
四是优管理
。聚焦扶贫资产规范管理,突出
“项目立项合规、资金投向精准、施工进度达标、经营运转正常、联农带农机制完善、后续管护规范”
等工作重点,部署开展
“六查六提”
专项行动,
对全县
2016年以来形成的5825个扶贫资产,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项目正常运营、绩效达标,按时兑现分红,落实二次收益分配,促进农户增收。
五是保安稳
。聚焦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以
“四强四促”
(
强工作机制促动态监测,强后续扶持促
“两业”增收,强“双基”弱项促质量提升,强社区管理促治理能力)
为抓手
,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目前,
7个中大型集中安置点全部派驻第一书记, 30个小型集中安置点并入所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统一管理;搬迁户纳入监测398户1159人,实现应纳尽纳、精准帮扶;县财政专列2300万元维修基金,安置点公共设施管护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六是美环境
。核心是
“三美”,村庄美、庭院美、心灵美。
第一,抓教化促文明
。持续组织各项评比活动,持续开展各种教化活动,持续强化正反双向激励,
潜移默化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孝老敬亲、邻里和睦、向善向好,促进乡风文明。
第二,抓整治促宜居
。
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实网格化管理,开展
“六清”,治理“六乱”,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稳步推进1000人以下村实施合并,通过激励政策,引导农村人口、“双业”设施、“双基”配套等有序向中心村集聚。
第三,抓管理促长效
。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积分管理、
“六大员”考核、户容户貌保持等规章制度,用常态化管理推动长效机制建立,形成有人管事、动态考评、奖优罚懒的良性循环。
七是促和谐
。核心是实现零上访、零舆情、零案件
“三零”目标。
第一,涉贫信访化解
。坚持控新治旧、双管齐下,压实县处级领导包案责任、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部门政策落实责任,实行月通报、月推进,推动涉贫信访件限时办结、案结事了。今年以来,
81件次涉贫信访件高效化解到位。
第二,涉贫舆情处置
。建立健全联合会商、联动响应、协同处置等机制,推动涉贫舆情即时发现、即时交办、即时反馈、即时督办、动态销号。今年以来,
6起新发涉贫舆情全部处置到位。
第三,实施党员联户
。同全科网格建设、联乡包村帮扶等工作有机结合,开展
“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1.14万名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联系帮扶13.32万户群众,实现党员进网格、分包户全覆盖,
打通服务群众和社会管理的
“最后一米”
。
八是清隐患
。
7月份开始,抽调350余名业务骨干,按照
“三个全覆盖”
(行政村和农村社区全覆盖,脱贫户、监测户和重点类型农户全覆盖,扶贫资产全覆盖)和
“四个彻底”
(问题彻底捞净、底子彻底澄清、整改彻底到位、顽疾彻底根治)
的高标准,集中
2个月时间,
在全县开展
“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专项行动,推动涉贫问题动态清零。累计排查18类2万余条问题,按“13710”工作法予以交办整改,目前基本整改到位,正在组织整改成效核查,推动交办问题清仓见底。
九是激活力
。
创新开展
“星旗”同创活动
,以
“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在农村引导争创产业发展、文明宜居、社会治理“三面红旗”。提出“争旗一面,重奖百万”
,
每成功争创一面红旗,每村奖励
100万元发展经费和10万元工作经费,村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每月分别增加300元、100元绩效工资,60周岁以上村民每人每年补贴基本医疗保险30元,村民享受养老、就业等政策扶持,奖励、补贴和政策激励可叠加,激发广大干群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创新开展
“十优集镇”创建活动
,
县财政每年拿出
2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每个乡镇优先打造1至2个特色示范街道。
创新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活动
,按照
“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思路,分区域、分类型优先规划打造“大邹庄”“大关帝”等特色示范村,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创新推行建强基层党组织
“四项硬措施”
,实施
“头雁”培育工程,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选拔17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进入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打通拓宽进步通道;县建安公司每年从利润中拿出1500万元,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给予5至8万元经费补助,鼓励壮大村集体经济;县财政全额垫付支部书记绩效工资,让优秀支部书记多劳多得。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京ICP备13010650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
网站首页
一键拨号
示范县镇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