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示范县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清风苑
中心介绍
网站首页
>>
示范县镇
>>
示范县
>>
查看详情
安徽省金寨县
2023-12-11 10:47:14
安徽省金寨县:展
“新颜”增“气质”提
“品质”和美乡村建设有声有色
近年来,金寨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累计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
212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402个,文明村庄150个,美丽庭院1426户。连续10年的倾力打造,让老区金寨展“新颜”增“气质”提“品质”,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和美乡村”。先后荣获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2021年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效明显获国务院、省政府督查激励。
一、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擦亮乡村底色。
(
一
)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
卫生厕所基本普及,科学编制农村改厕规划,
累计完成卫生厕所改造
9.8
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91%
。将户厕问题排查整改纳入改厕常态化工作同步推进,实现改厕户排查全覆盖,问题整改全达标。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全覆盖,首批创建
“全省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建成农村改
厕
“
121
”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
23
个乡镇改厕服务站,成立
24
支粪污清掏服务队、
26
支维修服务队和
216
个村级服务网点,建成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
28
座。
按照国家改厕标准选择符合金寨实际的改厕模式,校、县、企联合开展化粪池产品密闭性能和
“
凹槽式
+
市政污水井盖
”
安全防护设计研发,推广旋转密封井筒、自动放气阀和安全防护产品应用,解决化粪池密封效果差、无害化不达标等难题。实行
“
首厕过关制
”
,确保建一个好一个。
利用厌氧发酵、填料吸附、微生物降解和植物吸收的协同作用净化污水,创新设计由三瓮化粪池处理厕所污水、一池处理生活污水、小型人工湿地深度净化的
“四池一地”改厕治污一体处理模式。全县已累计建成“四池一地”
3540
处,有效解决了分散农户的厕所污水处理难题。
(
二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
分类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建成污水处理站
30
座,日处理能力
10650
吨,采取
PPP
模式,引入第三方托管;美丽乡村中心村和集聚提升村庄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218
座
。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建立县域河道、干支流、小微水体台账,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经排查,全县无农村黑臭水体。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与安农大合作成立农村环境治理联盟,探索
“生物
+
生态”工艺污水处理技术,建设庭院式、联户式、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程
164
座。该技术取得国家知识版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复合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技术规范》
2021
年获批安徽省地方标准。
(
三
)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
“村收集、乡集中、县处理
”
机制,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
PPP
项目
,
2021
年农村垃圾日均收集处理量达
164
吨,实现生活垃圾收集与无害化处理
全覆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坚持源头分类,就地减量,共配置户分类桶
8
万只、保洁车
1523
台、保洁船
22
艘、垃圾收运车
181
台,建成村垃圾分拣站
302
个、资源回收站
30
个、农村垃圾中转站
18
座、焚烧发电厂
1
座。将农村生
活垃圾分为可回收
和其他
垃圾,可回收垃圾由企业回收利用,其它垃圾由
发电厂资源化处理,全年垃圾减量
10950
吨,焚烧处理
11
万吨。
二、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彰显乡村特色。
(一)高颜值建设美丽乡村。
201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历了新农村到美好乡村到美丽乡村,再到现在的和美乡村建设四个时期,截至目前,全县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5亿元,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212个,其中省级中心村178个,2016年在全省率先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示范,着力推动“一处美”向“全域美”转变。
(二)全覆盖整治自然村庄。
2022年以来,投入专项资金12060万元,
按照
“十有十无”标准
对
402个自然村庄
开展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整治和提升。
通过以工代赈建设模式,
带动群众参与务工达
7000余人,发放务工报酬3540万元,建设“五小园”2800多个,
有效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受益面,农村人居环境从干净整洁逐步向美丽宜居转变。
(三)高标准谋划和美乡村。
印发《中共金寨县委
金寨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
“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金寨特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意见》,
成立
“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作推进小组和工作专班。县委县政府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明确县四大班子对口联系,做到高位持续推进。建立县直部门联系精品示范村建设工作制度。在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等方面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进行倾斜,围绕“乡村产业增效、乡村人才促进、乡村文化赋能、乡村生态提质、乡村组织领航”五大行动,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全域旅游、重点景区、“一乡一宿”等统筹全域发展。花石乡大湾村等
4
个行政村目前已成功申报第一批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力争到
2027
年建成省级精品示范村
20
个以上。
三、不断健全成效管护机制,守住乡村本色。
(
一
)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改善村庄公共环境,村村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广场、卫生室,客运班车、邮站、宽带等
“村村通”,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
全县林地
440
万亩
,
森林覆盖率
75%
。开展农村“四旁四边”零星造林
1732.7
亩,对全县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修复,累计创建森林城镇
17
个、森林村庄
1
87
个,获得
“中国天然氧吧”和“长寿之乡”称号。落实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对
5
处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
保护利用
。荣获
“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大湾等
4
个村荣获“中国休闲美丽乡村”。
(
二
)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
全域推进
“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推动“清脏”向“治乱”拓展,村庄面上清洁向农户屋内院内清洁拓展。截至今年
9
月底,全县
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群众近
9
万人次,各级投入专项资金
441
万元,清理农村生活垃圾
5487
吨、村庄沟塘
1480
处,拆除乱搭建
2499
户、无功能建筑
5608
平方米,垃圾收集处理率达
100%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40%
。
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机制
。
出台《金寨县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意见》《金寨县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金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管理办法
(
试行
)
》等文件,有效解决
“
重建轻管
”
问题。建立
“
12351
”
农村厕所智能化长效管护平台,采用
“
互联网
+
智能管护
+
智能巡查
”
模式,对农村改厕实现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护、便捷性服务。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
推深做实
“
四联四帮
”“
能人回归
”
等工程,出台移风易俗指导意见,把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和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系列评选内容。推广
“
红黑榜
”
制度,创新
“6+X”
乡村治理新模式,推行振风超市积分激励机制,
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各类评比
1800
余次,评出红榜
8200
余户,发放积分券
530
万元,有效改善村庄人居环境面貌。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京ICP备13010650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
网站首页
一键拨号
示范县镇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