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网线可让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优质农货送进千家万户、村民足不出户知晓家乡大小事——
2019年,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紧紧抓住中央、省、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机遇,顺势而为,依托下一代互联网技术IPv6,提前谋划数字乡村和数字经济产业,围绕“一核五区”,从技术研发类、智能制造类、数字融合、数字服务、数据安全和综合服务方面,高起点布局云溪数字经济产业,着力将云溪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西部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工信部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西部国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纳溪区以大渡口镇平桥村为试点,依托“互联网+”建设“数字平桥”,让公共服务有了“顺风耳”、让基层治理驶入了“快车道”、让农特产品有了“飞毛腿”、让乡村旅游有了“千里眼”,让群众乐享“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便利和福祉。
“互联网+”,让信息进村有了“顺风耳”
数字没有形状。但从今年起,纳溪区大渡口镇平桥村村民和游客却有了直观感受:别无二致的湖光山色可以网上游、“跑步鸡”从生长到销售全程追溯……
“村干部只需一部手机在手,就能了解全村信息、服务群众。”平桥村党支部书记邓国仲告诉记者:“数字平桥”管理平台设置了数字党建、数字治理、数字旅游、数字电商、数字养殖、数字茶叶6个板块。平台与村社干部手机互通,村干部移动平台,就能了解村民诉求、邻里纠纷、农作物长势和种养管理等全部信息。
平桥村依托下一代互联网技术IPv6物联网,通过安装烟感、空气监测、温湿度等实量监测终端,实现全村物联网智能管理。干部和群众利用手机即可查到环境控制、供料、控温等生产要素数据,“对症下药”就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同时,“数字平桥”还推动公共服务向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延伸,利用智慧乡村、智慧党建、在线办事和政务公开等平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村里人像城里人一样全面享受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
如今,通过“鼠标+黄土地”,不仅可以改变生产生活,还能演绎出农业全新画卷。
数字治理,让基层管理驶入快车道
“我父亲走路不方便,最近身体不好,想麻烦村卫生站医生帮他检查一下身体……”6月16日一早,平桥村村支书邓国仲打开手机就看到村民罗光会在“数字平桥”平台上的留言,罗光会是村里的脱贫户,夫妻二人都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80多岁的父亲。随后,邓国仲联系了签约乡村医生黄湘平。下午,黄湘平就上门为老人检查了身体。邓国仲坦言:“有了数字平台后,能让群众更真切感受到村干部的关心和党支部的温度。”
经过两年多时间精心筹备,今年1月1日,平桥村“数字平桥”管理平台上线启用。以前,邓国仲一直希望实现平桥村的智慧管理,如今,他的期许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不谋而合。利用“数字平桥党建”平台建设,平桥村426个农民工的流向、从业情况、创业意向等情况清清楚楚。同时,村“两委”通过平台,把就业政策、技术培训、就业招聘等惠民信息及时送到群众手中。
大学生刘翠霞是平桥村人,今年毕业时在“数字平桥”看到推送就业招聘的信息,主动与村上联系,依托纳溪区智能终端招募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找到了一份满意工作,目前在泸州的一家药房当上了药剂师。
在平台脱贫攻坚栏目中,21户贫困户信息一清二楚,帮扶措施和成效一目了然;在乡村法治栏目中,制定了村规民约、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村干部通过手机就能第一时间了解矛盾纠纷调解情况;在平桥英才栏目中,21名平桥村创业先锋的先进事迹格外醒目,无论是在家创业还是外出创业的人都以能进入“红榜”为荣。刘洋、胡大江、申光平……目前,平桥村21家“带星”农家乐都是该村回乡人才开办。仅“梦里水乡”就解决了近100个村民就近就业。还有景区管理、旅游产品加工、特色养殖等,让平桥村充盈着人才商机。
数字赋能 让农旅发展前景可期
利用数字赋能优质农特产品和发展全域旅游,纳溪区有自己的“底气”。
在大渡口镇凤林虫草鸡养殖基地,数千只土鸡在茂密的林中追逐觅食。这种鸡的奇特之处在于,每只鸡的脚上都安装有“计步器”,也有ID号和“身份证”……在数字平桥平台上,土鸡的运动量和健康情况一目了然。
“一定要保证品质,健步100万步以上,养殖时间8个月以上的鸡才能投放市场。”业主申光平对自己的土鸡运动量和品质要求极严。尽管“跑步鸡”产下的绿壳蛋卖到10元一枚,鸡肉50元一斤,不少消费者却愿意为其“买单”。
2018年,凤林虫草鸡养殖基地出栏虫草鸡达12万余只,出售绿壳鸡蛋200余万枚,年产值达1600余万元,专合社被评为“农民专合社国家示范社”,申光平于2013年3月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称号,2015年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
在平桥茶园里,360度旋转的摄像头24小时对茶园进行监控,数字化管理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做老百姓都喝得起、放心喝、喜欢喝的特早茶,是我们茶农的初心。”种茶大户石清容说。
胡光琴也是土生土长的平桥人,大学毕业后,曾在泸州一酒店担任管理人员。奔着家乡的发展前景,她回乡“就职”数字平桥的解说员和数字平桥—云溪产品馆的营销员。数字平桥—云溪产品馆是平桥村依托电商平台“赶场天”建立的线上线下农特产品销售平台。顾客可以在展馆内选中产品后直接网上下单就可以将农特产品快递到家。
“家乡建设好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今年的销量预计收入能达40万元。”胡光琴看着一件件当地特产、土货发往千家万户,她特别有成就感。
走进平桥村乌木文创馆,600多平米的大厅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乌木艺术品、竹家具和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然而,最吸引力游客目光的却是大厅墙壁上挂着的100英寸“数字平桥”平台。“乌木水寨、梦里水乡、湖上栈道、九弯十八曲叉河……”纳溪区域内的湖光山色、田园风光一览无余,游客在平台轻轻一点击就过上一把“旅游瘾”。“很直观便捷,有了数字平台这个导游,我们对当地的景区、景点、特色农产品、乡风民俗等情况都有了初步印象。”游客罗女士大为点赞。
“我们的集体经济通过实施“数字乡村”项目,今年预计将突破800万元。”邓国仲对数字平桥带来的和即将产生的发展前景、经济效益充满自信和期待。(赵康明 廖胜春 张晓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