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示范县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清风苑
中心介绍
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县镇新闻
>>
查看详情
雪山下小乡村的“蝶变”故事
2023-11-04 11:14:55
雪山下小乡村的“蝶变”故事
秋日高原,秋阳炽烈。眼下,四川甘孜州甘孜县青稞已经全部收割完毕,忙碌了一个多月的雄龙西乡腰古村村民龙卡终于迎来了一段难得的清闲时光。打开电视,他熟练地调到了“数智乡村”频道。“可别小看这个频道,在这个频道下,我能及时查看到最近的助农消息和政策,而且它还与家里的监控摄像头相连接,我可以直接查看监控画面,特别方便!”
龙卡用手机远程查看监控摄像头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新龙县下辖的行政村,腰古村平均海拔超3200米,村民以藏民族为主,主要以种植小麦和青稞等农作物为生,偏僻、高寒、高海拔、耕种土地有限……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腰古村的发展极为受限。2018年,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承担起对该村的帮扶工作,腰古村发生了一连串可喜的变化:通过发展犏母牛养殖业和花椒种植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迎来新突破;通过发展电商销售,当地特产终于走出了乡村,“飞”向更多消费者手中;通过将5G、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村民们解锁了更美好的“数智生活”……
一排排藏族民房整齐温馨,一项项产业蓬勃发展、一张张笑脸充满希望……这个高原深处、扎呷雪山下的小乡村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世居于此的藏族老乡们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近日,农民日报记者走进腰古村,探寻这个雪山下小乡村“蝶变”背后的故事。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拓宽致富之路
“今年我们在村里引种了3000棵‘大红袍’花椒树,目前来看还是很成功的!”在龙卡家的院子里,腰古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久伦看着庭院中几棵生机勃勃的花椒苗欣喜地说。
他表示,今年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腰古村引入了花椒种植,将通过新的帮扶方式在产业上继续投入,以期帮扶村在未来的产业发展道路上有所突破、行稳致远,找到更加持续、稳定、长效的集体经济收入,达成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由于地处高原,耕种土地有限,平原上种植花椒的经验并不适用于这里。“我们曾经想过在坡地上种植花椒树,但后来发现,由于地形限制,坡地难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而且放牧时牛羊也会啃食树木,所以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陈久伦表示。
坡地上种植的想法“泡汤”了,陈久伦又把目光投向了藏民们的庭院。他发现,当地的庭院面积较大,藏民们自己也会种植一些花草,那为何不能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发展种植业?说干就干,陈久伦把花椒苗发到了村民们手中,鼓励他们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上经济作物,依靠自家门前庭院里的这一小片地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陈久伦的带动下,庭院种植在腰古村逐步兴起。“我们请专家测算过,一般来说,在内地平原地区,花椒树是种植三年后开始挂果,而在高原地区,时间大概会延长到五年。村里的花椒种植业刚刚起步,可能种植方式还比较落后,但只要我们开始种,就总有一天一定会转化为产值,变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路!”
除了发展种植业,腰古村还联合对口帮扶企业一起发展犏母牛养殖业。腰古村犏母牛养殖户安称,一直以来都依靠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方法养殖犏母牛维持生计。2019年,中国移动援助腰古村犏母牛45头,启动犏母牛养殖项目后,他利用提供的养殖技术培训机会,学习了先进的犏母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了解到了如何更好地控制饲料、疾病预防和饲养环境, 从而提高了犏母牛的生长率和产奶量。
安称又积极参与当地农业合作社的组建。通过加入合作社,他可以与其他养殖户一起获得更优质的饲料和兽药,以更低价格购买必备的养殖设备,并且与合作社一起开发市场,增加销售渠道,安称大哥的犏母牛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充分利用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犏母牛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产奶量也增长了许多。而且,通过与合作社的合作,他不仅能够以更高的价格销售牛奶,扩大了自己的收入来源。
腰古村爱心助农直播现场
“没想到,坐在家门口,就可以让
‘
青稞花花’走出甘孜、走出四川”。腰古村村民灯珠降措家青稞地边,5G助农直播正在开展,移动、新龙县电商中心工作人员变身“卖货郎”,喜滋滋地将牦牛肉、干松茸等助农好物展现在全国网友面前,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电商销售是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快车道”,近年来,新龙县将农产品销售与电子商务结合点,逐步探索出“农村电商+产业融合”的发展新路。新龙县政府、对口帮扶企业、本地电商等多方合力,开展新龙县特色农产品促销活动,以消费帮扶带动新龙县商品走出大山,利用“互联网+”架设消费者与当地农特商品的消费“桥梁”,并通过策划新龙县助农专场活动,帮助新龙县完成特色产品销售额共计33万余元,包括腰古村在内的多个村庄的农产品都通过电商“飞”出了大山,卖出了好价。
插上数智化“翅膀” 共绘乡村新景
打开腰古村数智乡村云平台大屏,党政信息、全村人数、房屋数量、群众情况、安防监控等基本情况一目了然。陈久伦介绍道:“现在村上开会、培训,只需要通过手机进入大喇叭,就能让
‘
一键’通知到位,重要的政策还可以通过大喇叭反复播放……”
近年来,在发展产业之余,“数智化”的春风也渐渐吹进村里。甘孜州新龙县雄龙西乡和对口帮扶企业签订了共建协议,在增强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覆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打造“数智乡村”,在雄龙西乡落地部署数智乡村云平台的基础上,在腰古村大力推广“大喇叭”“千里眼”等明星应用,在应急防灾、环境监测、政务通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学校我可以每天
‘
看电视’,
‘
电视’里有很多新奇的知识,还有远方一起学习的小朋友,我每天都盼着上学!”在雄龙西乡的中心小学,孩子们的小脸上洋溢着阳光而快乐的笑容,指着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心地说着。
资源不均衡,一直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包括腰古村在内的雄龙西乡多个村庄的孩子们也同样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而现在,这里部署了高清远程同步课堂、多媒体课堂,依托多媒体平台,学校可以邀请大城市的名校名师,给孩子们进行远程教学,促进了校际间跨地域、多维度的互动,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个摄像头,就可以让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得。
伴着雄龙西乡中心小学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学校隔壁的雄龙西乡乡镇卫生院,一场跨越几百公里的远程医疗会诊正在进行。65岁的阿布大叔扭伤了脚踝,引发感染,屏幕那头,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医生正在实时进行诊断。
“雄龙西乡距成都658公里,以前遇到疑难杂症,乡亲们要翻山越岭外出就医,现在通过远程诊疗,我们可以与上级医院专家一同为病人
‘
面对面会诊’。”雄龙西乡乡镇卫生院骆琴医生表示,“卫生院需要先在远程医疗调度平台发起诊疗申请单,并详细说明病人情况,平台会根据病人情况分配县医院或省医院的医生进行远程诊疗,像阿布这个病例,我们是前一天下午递交的申请单,今天上午就已经安排了专家连线。”
医疗资源匮乏、交通不便,这是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远程医疗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国家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和政策支持,我国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日益完善,特别是远程看诊智能化、数字化应用逐步普及。为打通乡村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对口帮扶公司的帮助下,雄龙西乡乡镇卫生院部署了2台远程医疗一体机,医生可通过远程设备与省市三甲医院专家们“零距离”沟通,村民们在乡里就能享受全省名医的远程诊疗服务。
“数智化”的春风吹进乡村,也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越来越多像腰古村一样的村庄,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幸福感。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爽 文/图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京ICP备13010650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
网站首页
一键拨号
示范县镇
投诉举报